導航:首頁 > 高鐵鐵路 > 鐵路非典事跡

鐵路非典事跡

發布時間:2022-01-05 06:32:07

㈠ 抗擊非典的英雄事跡

鍾南山,具體你可以用網路搜一下

㈡ 抗擊非典英雄的事跡

1、陳洪光

2003年2月9日廣州市胸科醫院接到第一例「非典」病人開始,陳洪光同志100多天幾乎沒有離開過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將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堅守崗位救治「非典」病人。2003年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感染了「非典」,停止工作進行隔離治療。

2003年4月23日退燒,胸片顯示肺部陰影已基本消退,但4月29日病情復發。2003年4月31日到5月3日轉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5月4日轉入廣醫一院呼研所,5月5日病情突然惡化,顱內腫脹,骨髓抑制,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沉睡60小時後於5月7日清晨6時光榮殉職,終年39歲。

2、葉欣

2002年12月,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003年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

極度疲倦的葉欣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確診染上了非典型肺炎。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

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在對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葉護士長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其他嚴重的疾病。原本虛弱的身體明顯不敵新疾,多臟器衰竭隨時可能發生。

此時此刻,挽救生命不僅需要高度的責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術和醫護的通力協作。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隨著葉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可誰能想到,此刻的葉欣,是強忍著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著一次次的搶救和護理。

2003年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巡視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離病房……雖然上班前她就感覺到身體疲倦不適,但還是堅持在科室里忙碌著,密切注意著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只覺得周身困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

中午剛過,極度疲倦的葉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症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留觀。體溫在升,補液在滴,但葉護士長記掛的還是科室里的幾個危重病人。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進了她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

在她剛進呼吸科的那幾天,每當醫護人員前來檢查和治療,她總是再三叮囑他們多穿一套隔離衣,多戴幾層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護理自己:「我是老護士長了,什麼不行?」院領導前來探望,她首先講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檢討自己的不足,責怪自己不慎染病,給醫院和領導添了麻煩。

她甚至詢問自己科室的覃醫生看看還有沒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乾的工作讓她在病床上完成。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抽調一名主任負責全程治療方案的實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葉護士長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

不知有多少人在掛念著葉護士長,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關切地詢問「葉護士長怎麼樣了,好轉了嗎?」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

就在她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3、彭志敏

彭志敏1981年2月生,廣州軍區第一五七醫院勤務汽車連一級士官。自入伍以來,為當好一名救護車司機,刻苦鑽研駕駛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一整套車輛小故障排查和修理技能。在抗「非典」期間,他承擔接送發熱病人的出車任務和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的任務,對工作高度負責,細致認真,

經常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接運病人。甚至親自到病人住房,把高燒患者背下4樓。受到醫務人員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同時,為保證「非典」期間工作人員上下班的安全,他切實做好接送車輛的消毒工作,為工作人員上下班提供良好服務。2003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優秀共青團員。同年榮立二等功。

4、張錦

2003年3月,當「非典」傳播到北京時,醫院成立了收治「非典」的發熱專業門診。剛剛結束人大、政協兩會服務,已經半個月沒有休息的張錦正准備休假帶父親外出旅遊為他慶祝生日時,偶然回科得知科里要派人去發熱門診時,她積極請戰,作為護士第一個報名,第一個進了發熱門診,

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戰斗中。在去發熱門診之前,媽媽問她:「知不知道有被傳染的危險?」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她,深知SARS的傳染性極強,而且廣東已有醫務工作者因感染SARS而犧牲的報道見報,她清楚地明白在發熱門診工作的危險性有多大,

但她卻對媽媽說:「知道。但我是團支部書記,我有責任和義務帶頭完成這項任務。」在發熱門診,她熱情周到地為病人服務,十分負責地做各種治療,每日連續工作14小時。3月27日,醫院收治了一個病情十分嚴重的「非典」病人,那一晚,她和值班醫生跑前跑後地忙個不停,

不斷地為病人換氧氣、量體溫、抽血、觀察病情,幾乎整夜沒有休息。不僅如此,為了防止這個確診的病人傳染在隔壁房間等候的家屬,她甚至將醫院專門為醫護人員配置的臭氧空氣消毒器放在家屬休息室內。

就在病人安全轉往地壇醫院後不久,她和其他幾名同志不幸相繼發病,感染上「非典」,由一名護理病人的醫務人員變成了一名病人,被送往地壇傳染病專科醫院隔離治療。在與疾病頑強斗爭的同時,她還惦記著戰斗在抗「非典」前線的戰友們,

迫不及待地向所住醫院的醫護人員打聽她們是如何進行消毒隔離和自我防護的,並通過各種途徑,把專科醫院的隔離消毒經驗反饋到朝陽醫院。而當醫院和科里的領導給她打電話時,她卻裝出身體恢復很好的樣子,生怕領導和同事為她擔心,影響醫院和科里的工作。

當住院的同志食慾變得很差時,為了調動其他人的情緒,吃飯的時候她總是顯得很積極,不但假裝大口大口吃得很香,而且極盡能力地描述飯菜的香味,看到大家很配合的吃上幾口,她的心裡有說不出來的高興。院黨委對患病的職工十分關心,經常去看望並慰問他們。

當事後記者采訪她,問她「在病中想的最多的是什麼?有沒有後悔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她動情地說到:我從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這次我生病住院,親身體驗了患者的感覺,深知患者的需要,日後,我會比以前更加愛護我的病人,更加熱愛我的工作。在與疾病頑強斗爭近一個月後,她戰勝病魔痊癒出院。

5、陳靜秋

陳靜秋(1954年-2003年5月1日),女,生前為台灣省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急診室護理長(護士長),是台灣省第一位因「非典」疫情殉職的醫護人員。2003年5月1日,在為「非典」患者救治過程中被感染,因為呼吸衰竭導致休克,在林口長庚醫院病逝,享年48歲。

2003年4月20日,在為「非典」患者救治過程中被感染,和平醫院封院前開始出現症狀,陳靜秋發病後自己提高警覺,居家隔離;2003年4月21日回和平醫院看診;2003年4月22日病情開始變得嚴重,並轉至台大醫院就診,當天並轉至長庚醫院治療;

2003年5月1日上午5時,因為呼吸衰竭導致休克,陳靜秋在林口長庚醫院病逝,享年48歲,是台灣第一位因「非典」疫情殉職的醫護人員。陳靜秋平時表現傑出,為人熱心,往往任何事都搶先做,在工作上努力照顧病患,尤其對於中正區與萬華區的遊民,親侍湯葯並換衣物,口碑極佳。

陳靜秋已婚,並育有孩子,此不幸消息傳來,令許多醫護人員與親友都為之扼腕。

㈢ 抗"非典"的英雄事跡

葉欣(已殉職)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護士長
鍾華蓀 廣東省護理學會副理事長
蘇雅香 貴州省護理學會理事長
巴桑鄧珠(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副院長
章金媛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原主任
梅玉文 天津市護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李 琦 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原護士長
陳 東 北京佑安醫院護理部主任
李淑君 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口腔科護士長
姜雲燕 解放軍喀喇昆侖模範醫療站護士長

㈣ 非典抗擊英雄事跡

李曉紅是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97級畢業生,畢業後分配到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犧牲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李曉紅烈士犧牲不久,河北醫大黨委和團組織就作出了開展學習李曉紅事跡活動的決定,全校師生員工積極響應。作為河北省抗擊非典斗爭的主力軍,河北醫科大學為奪取全省抗擊非典斗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被中組部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金普樂教授被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去冬今春,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就在這場與死神的搏鬥中,醫務工作者用生命維護著自己的職業尊嚴。年僅28歲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李曉紅,是全軍和武警部隊在防治非典斗爭中犧牲的第一位醫務人員。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她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人事部、衛生部和總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獎章」;武警北京總隊黨委批准她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武警部隊黨委作出決定,在全部隊廣泛開展向李曉紅同志學習的活動。
李曉紅,女,1974年7月生於承德,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黨,生前系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在救治非典患者中,連續奮戰6天。被病毒感染後,她還表示,如有新的治療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試驗,願以她的生命換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點30分光榮殉職,時年28歲。2003年5月1日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武警北京總隊追記一等功,並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義無反顧投身防非前沿

1992年高考,崇尚救死扶傷的曉紅報考了河北醫科大學。5年後初冬,走出大學校園的她選擇了部隊,成為武警北京總隊醫院一名軍醫。「這世界上有兩個職業最危險,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軍人。」父親說的這兩樣曉紅都選了,而正是這兩樣危險的職業註定了她的風雨人生。

由於曉紅已有一段時間身體不適,醫院批准她從3月24日開始休假,可是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卻讓曉紅毅然放棄休假。那時的她清醒地意識到,白衣戰士將要在一個特殊戰場上沖鋒陷陣了。3月25日,曉紅所在醫院內二科收治了一名發燒病人,雖然她不是主管醫生,但病人的症狀如一片陰雲掠過她的心頭:非典?!在26日的會診中,曉紅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原來搜集整理的非典資料成了她診斷和治療的有力依據。27日中午,這名患者被確診患有非典。曉紅的未雨綢繆,為醫院盡快確診非典病例、盡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積傳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來可能措手不及的戰斗,由此便有了科學防範。

非典讓內二科頓時戰雲密布,也給整個醫院帶來了焦慮和不安。然而,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靜地走開的曉紅卻堅定地走上陣地,站到了自己的崗位上。3月29日,星期六,內二科里有人開始發燒,在家休息的曉紅照常到醫院為戰友看病。戰友們都勸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曉紅說:「我和非典患者已經有了接觸史,而且對非典也有了一些認識,我留下來最合適。再說,科里病倒的人越來越多,我怎麼能走呢?我是這里的醫生啊!面對疫情,我怎麼能當逃兵呢?」曉紅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據的治療方案。就這樣,本來可以躲過災難的她,沖上了與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生死抉擇把生機留給戰友

3月30日,曉紅開始發燒。但人們怎麼也沒想到,她的生命時鍾從此開始了短短18天的倒計時。高燒一夜的曉紅用了整整一瓶酒精來退燒。31日清晨6點,她把最後一點冰涼的酒精抹在額頭上,讓同在一個單位的愛人相信她已經退燒。兩個人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去上班,然而這一走,曉紅就再也沒有回來。

酒精瞞不了病情,曉紅很快高燒到39度,科里情況也非常嚴重,已經有10多個人開始發燒。這天下午,曉紅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進了自己戰斗的地方。4月1日中午,上級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到4個轉往解放軍309醫院的指標。這是全軍最權威的治療傳染疾病醫院,轉到那裡治療,就意味著生的希望。院領導在確定轉院人員時最先考慮了曉紅,然而當愛人把消息告訴曉紅時,她卻堅定地說:「我年輕,抵抗力強,應該先轉年紀大、病情重的同志!」

4月4日下午,醫院領導宣布第二批5個轉院名額的第一個名字又是曉紅,而她的執意推讓,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4月5日,已隨集體轉移到京郊某隔離點的曉紅,再次推讓了彌足珍貴的1個轉院指標。全院上下的意見是一致的,這個指標一定要給曉紅。而她卻說:「郭主任將近60歲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堅決不走!」4月6日中午,專家組會診認為,曉紅病情危急,必須立即轉院治療。下午,第四批3個轉院指標一到,醫院領導研究決定,這次不再和曉紅本人商量,要強行把她轉院。當她看到郭主任被擔架抬上車時,這才允許戰友們把她抬上擔架……

從容鎮定驅散恐懼陰霾

在非典疫魔橫行肆虐的日子裡,一些人恐懼、悲觀,甚至絕望,然而曉紅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她用微笑編織成一道戰地彩虹,驅散了戰友心中的陰霾,她的從容鎮定、無私無畏的人格魅力,成為了戰友之間互相傳遞的精神力量。

得病後的曉紅從未把自己當患者,她反復強調自己是名醫生。3月31日上午,發著高燒渾身無力的她強撐著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詳細病情和治療方案,細致入微地交代給同科醫生,然後才給自己掛上了吊瓶。醫生少病人多,曉紅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後,舉著吊瓶加入了醫護人員的行列。無論大夥怎麼勸阻,她只有一個回答:「我是醫生,我沒事!」4月2日,醫院決定把五官科也劃作隔離病區,分流內科部分病人。由於五官科沒有專業內科醫生,很多人不願轉移。曉紅站出來鎮定地說:「我是內科醫生,我會照顧大家,咱們走吧!」是她舉起吊瓶,第一個走向五官科……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4月4日深夜,為了切斷傳染源,上級決定北京武警總隊醫院所有非典感染者全部轉移到京郊某隔離點治療。命令下達後,病區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和恐慌。沒有人下樓,沒有人登車……就在這時候,曉紅站出來堅定地說:「組織上這樣決定,是從抗擊非典大局考慮的,有醫護人員和我們一起走,怕什麼?!相信院里領導和戰友們絕不會撇下我們不管!」幾句真心話,觸動眾人心。看著大夥全部下了樓,曉紅才拖著病體走下來。見大夥還是不肯登車,她甩開愛人的攙扶,登上了大轎車。看到曉紅的舉動,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人們跟在她的身後陸續登車。

車外萬家燈火,車內一片凄涼。同車病友後來回憶說,在那個黑暗之夜,曉紅就像一個提燈女神,讓喧囂的世界、恐慌的人心都安靜下來。與曉紅風雨同舟的戰友們說,那是令人終生難忘的日子,曉紅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驚恐與絕望中,給人以力量和勇氣。

篤信科學申請葯物實驗

從「紙上談兵」到與非典的「零距離接觸」,從挑戰病魔到直面死亡,曉紅越來越相信科學終究勝利,科學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心裡也十分清楚,一個真正的白衣戰士,應該有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的勇氣,來換取更多的生命,換取這場抗擊非典斗爭的勝利。

住進302醫院後,曉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愛人,記下這里的用葯劑量和治療方案,記下她用葯後的反應,傳回隔離點,為那裡的治療工作提供幫助。從這一天起到曉紅犧牲,她的愛人7次為後方提供治療方案的修改意見和建議———這是曉紅用生命書寫的珍貴處方。

曉紅轉院的第4天,呼吸已經極度困難,醫生為她上了呼吸機。愛人心涼了,同為醫生,他明白,這是病重的信號,這是生命的警告。同是醫生的曉紅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殺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此時的曉紅已經不能說話,她在紙上寫道:「有什麼新葯需做試驗,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試一試,我願當個試驗品,為早日治好非典做點貢獻。」愛人含著眼淚把紙條交給了醫生,醫生含著眼淚緊緊地攥住了他的手。這尺書片語就是曉紅的生命承諾。

4月15日,是曉紅轉院以來精神最好的一天,然而這一天的夕陽,也是她看到的最後的夕陽。好像是有了什麼預感,她在滿天落霞中寫下這樣的話:「非典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了,管理、防護、治療等方面都應該好好總結……」這是一位白衣天使在生命垂危的時刻,對醫院和社會疾病防治機制的沉痛反思,她希望這用生命作代價換取的教訓能喚醒更多的人。

笑對病魔作別至愛親朋

曉紅的病情,扯碎了親人和戰友們的心。從發病到犧牲的18天,不知多少人在為她傷心落淚。然而曉紅始終沒有流過一滴淚。

因為人類對非典的了解甚少,恐懼曾一度震懾人心。然而戰友們都記得,曉紅每天都是微笑著走近病人,望聞問切,無微不至,她用微笑化解著病人心中的冰霜。戰友們更記得,當疫魔突然襲擊,包括曉紅在內的多名醫生護士一下子變成了病號,病毒在傳染,恐懼和絕望也在傳染,曉紅忍著高燒依然微笑:「哪有醫生被病嚇倒的?要相信科學,廣東能治好,北京也能治好!」她用微笑傳遞著信心和希望。

怕父母擔心,怕親人掛念,曉紅一直堅持不讓愛人向家裡透露消息。父母都記得,直到轉院的那天,他們像往常一樣每周一次通電話,曉紅連喘帶咳地說不出一句完整話。兩位老人才知道女兒已經病重,哭聲從話筒傳出,淚水順著電話線流淌,曉紅卻用盡全力讓父母聽到她一如往常的笑聲,雖然笑聲喑啞,斷斷續續。父母更記得,轉院後的曉紅已經很難說話,每次通電話,曉紅就用手指輕輕敲擊聽筒來回答:一下,她是讓爸媽放心;兩下,她是讓爸媽多保重;三下,她的意思是說:爸媽,別哭了,女兒真的沒事……電話這端的敲擊聲敲碎了老人的心,電話那端的淚水卻讓曉紅更加堅強,她要活下去,她要用微笑撫慰親人的心。

看著飽受磨難的曉紅,愛人心如刀絞,而她依然面含微笑。上呼吸機那天,愛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跑到衛生間失聲痛哭,給親友打了10多個電話,卻哭得沒有說成一句話。曉紅看到他從衛生間里出來眼睛紅紅的,便微笑著在紙上寫道:「用上呼吸機,輕松多了!我沒事,有我最愛的人陪著我,我很幸福,我肯定會好起來的。」後來的幾天里,曉紅時常沉浸在幸福憧憬和美好回憶中,她斷斷續續地寫著:「我們還有那麼多事要做,還有那麼多理想和願望沒實現,我不會離開你的。等我好了,我們一起考研,一起去旅遊,我們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看2008年的奧運會,我們一起白頭到老。」這就是曉紅用微笑寫下的留言……

4月16日凌晨,曉紅在愛人的淚水中,寫下最後的留言:「我不後悔。嫁給了一個我最愛的人我不後悔,跟你來到北京當兵我不後悔,選擇了一個我喜歡的職業我不後悔。我治好了那麼多病人,你應該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3時30分,28歲的曉紅永遠閉上了眼睛,安靜的面龐沒有一滴淚水,彷彿仍然含著微笑。

4月16日的朝陽在曉紅走後升起來,照著她空空的病房。曉紅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鮮紅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熱愛的工作崗位,回不到她眷戀的家。

6月3日,曉紅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湯山醫院最後一批非典患者康復出院。

6月23日,從全軍和武警部隊抽調小湯山醫院的千餘名醫務人員開始撤離北京。

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對北京實行「雙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從非典疫區名單中除名。

風雨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明天更加美好。

李曉紅,一座白衣戰士的永恆雕像,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人們心中……

李曉紅是我們河北人,但更是軍人和戰士,在與「非典」短兵相接的日子裡,她用28歲的生命留給這個世界一個令人心碎的微笑。

———河北醫科大學 王曉

作為一名護士,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了「白衣天使」的最高榮譽。她善良勇敢的心曾和社會一起律動,她身上體現了全體醫務人員捨生忘死的精神。

李曉紅,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大醫之「精誠」。

———廊坊市 崔占元

㈤ 關於非典的故事簡短

丁秀蘭:
丁秀蘭是一位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的醫務工作者。面對非典病魔,她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有堅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腳步。生前,她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頭上少有耀眼的光環,甚至沒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線付出的種種辛勞。她只是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忠實地履行著救死扶傷的職責。
可當她離去後,人們卻被她的事跡深深感動了,並對她寄予無盡的思念。人們發現,倒下去的是一位好同事、好醫生、好黨員,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發生在丁秀蘭身前身後的故事說明: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她是一位挽救過無數生命的醫生。面對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猶豫地奔向被病魔擊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眾多人執意挽留的患者。在她病重期間,家人和同事為她日夜祈禱,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10多位專家先後多次為她會診,一位康復出院的女大學生主動為她獻出血清。
然而,人們期待的奇跡沒有發生。5月13日凌晨,噩耗從北京地壇醫院傳來:在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近一個月後,因多臟器衰竭,她永遠地離開了深愛著她的人們,離開了她深愛著的工作崗位,終年49歲。
她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丁秀蘭。
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沒說一句話,只把無盡的思念留給人們。
丁秀蘭病逝的噩耗傳來,北大人民醫院的所有醫務人員都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院長呂厚山詢問救治丁秀蘭的醫護人員:「丁大夫有沒有留下遺言,有什麼未竟的心願?」醫護人員搖頭無語。聽說朝思暮想的媽媽離她而去,遠在國外求學的女兒申潔悲痛欲絕。她打電話問爸爸:「媽媽走時,可有什麼囑咐的話?」父親申業桐無言以對。
丁秀蘭病危時,病魔已經將她折磨得精疲力竭。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沒有說一句話,只把無盡的思念留給人們。

㈥ 抗非典英雄事跡

「抗擊非典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們的醫護人員,我們的白衣戰士,我感覺他們是非典時期最可愛的人。」「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度緊張的醫患關系能夠得到緩解和修復,因為在這場斗爭中,民眾對醫護人員的崇敬和感激將深入心底。」抗擊非典時期,「白衣天使」幾乎成為了互聯網上出現頻率僅次於「非典」的熱門詞彙,謳歌「白衣天使」的激揚文字更是隨處可見。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前赴後繼,面對疫病,醫護人員用無私的奉獻和犧牲精神,為自己贏得了尊嚴和榮譽!人們毫不吝嗇地用最美好的詞彙贊美他們,將最真誠的祝福送給他們,所有的感動傳達著同一種聲音:這些可愛可敬的人,犧牲的是自己,帶來的是抗擊疫病的勇氣;奉獻的是自己,帶來的是最終戰勝疫病的希冀! 非典洶洶襲來,又漸漸遠去。當人們回首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必將會對其中的一些人和事有著特殊的感悟,正是這場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使更多的人親身體驗和目睹了醫護人員的無私無畏,使社會重新認識了白衣天使的犧牲和奉獻精神。而許多醫務人員在感染非典後的角色轉換中,也體會到了患者的艱辛和不易。 對醫務工作者來說,這次疫情既是一次道德與尊嚴的考驗,也是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事實證明,他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面對危險,他們無所畏懼,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以自己的精湛醫術和精心護理,不僅實踐著白衣天使守護生命的諾言,更體現了一個社會最博大的人文精神,體現出人類至真至純的大義大愛,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在這個不平靜的春天,醫患矛盾的堅冰正在慢慢解凍。為什麼醫護人員能夠挺身而出?抗擊非典被比喻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自然有其道理。非典病毒嚴重威脅著全體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無疑就像一個窮凶極惡的敵人;而正因為戰爭的殘酷,醫護人員表現出的積極請戰、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戰時精神才令人感動。 病魔面前,醫務人員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是特殊戰場上的「非常戰士」,戰爭,讓他們進一步認清了自己肩上的特殊使命,進而產生出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勇挑重擔的精神。一位醫生妻子對丈夫積極參與抗擊非典如是評價:「疾病對醫生來說,就像戰士遇到了戰爭,好的士兵必須沖在最前面。」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前赴後繼地勇往直前,他們無愧於「白衣戰士」的稱號。流行病學專家、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梁萬年在回答記者關於非典爆發初期醫護人員感染比例偏高的問題時說:「這份特殊的職業決定了他們必須每天與非典患者近距離接觸,但明知危險卻毫不畏懼,則正是白衣戰士不畏犧牲、勇於奉獻精神的寫照。」 為什麼醫護人員轉變了觀念?「半年前,我根本不敢想像,今天我們的生活竟是這樣:鮮花、祝福、嘉獎……很多年未曾聽到的『白衣天使』,突然間成了社會的流行語。」這是一位從非典一線回來的醫生發出的感慨。許多醫護人員都有這樣驚喜和感慨,繼而引發了他們的思考:自己肩上的責任究竟有多重…… 中日友好醫院的年輕大夫任在方,在醫院接到救治非典病人的任務時,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批報名上了一線,就在他專心致志開展工作時,卻不幸感染非典住進了隔離病區。從救治病人到被別人救治,他目睹和體驗了醫護人員堅強不屈、無私無畏的敬業精神。他的另一份收獲,就是通過自己成為患者後,更加了解了患者自身的痛苦。他深深地感悟到,「醫生不但應該提高專業水平,盡快解除病人身上的痛苦,而且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更應該多一句關心的話語。畢竟我們面對的不只是需要治療的肌體,更是一個處於驚恐、不安和擔憂之中的人。」 北京第六醫院的護士小潔是在救治非典病人的過程中被感染的,現正在康復之中。有了當病人的經歷,小潔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第一次看到這么多醫生和護士病倒住院,當自己完成了從護士到病人的角色轉變之後,才真正明白了飽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是那麼無助。」小潔說,等重返工作崗位之後,她會對患者多一份理解,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北京阜外醫院副院長吳清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但真正做好並不容易,要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竭盡所能做好工作,才能無愧於醫生這一高尚的職業。實際上,絕大多數醫生一直默默無聞、勤奮工作,在和強大的病魔抗爭時,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為了成功地救治病人,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寶貴的生命。抗擊非典從一個側面讓人們了解到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險性,作為醫生,看到社會這樣理解我們,是很欣慰的。」

㈦ 2003年非典有哪些英雄事跡

人事部、衛生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日前作出決定,追授在抗擊非典斗爭中以身殉職的醫務工作者鄧練賢、葉欣、梁世奎、陳洪光、李曉紅"白求恩獎章"。
決定指出,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廣大醫護衛生人員日夜戰斗在第一線,把自己的生命與人民群眾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無私無畏、竭誠奉獻,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鄧練賢、葉欣、梁世奎、陳洪光、李曉紅5位同志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英雄行為感人肺腑,事跡催人奮進,不愧為人民英雄。
鄧練賢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03年2月1日,他連續工作15個小時,因搶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榮殉職,終年53歲。
葉欣生前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直到病倒前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始終沒有離開過崗位,沒有回過一次家,在搶救患者的過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經搶救無效,於3月24日光榮殉職,終年46歲。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內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間,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心中想的還是別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治療無效,梁世奎同志光榮殉職,終年57歲。
陳洪光1987年從廣東醫學院畢業到廣州市胸科醫院工作,親手組建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並擔任主任。在一線搶救病人的7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親自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機,經常會被病人噴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臉。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為非典型肺炎,雖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過重於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職,年僅39歲。
李曉紅生前系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役中,她連續奮戰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終因搶救無效,以身殉職,年僅29歲。
決定號召全國廣大幹部群眾、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鄧練賢、葉欣、梁世奎、陳洪光、李曉紅5位同志學習。學習他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視病人為親人,對人民極端負責,滿腔熱忱、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學習他們把安全讓給他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貴品格;學習他們坦然面對危難、樂觀堅強的革命精神。要以他們為榜樣,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奮勇拼搏,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奪取抗擊非典斗爭的全面勝利。

㈧ 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跡

百名軍醫宣誓:戰非典我先上

昨日下午,解放軍第47醫院的百名醫護人員庄嚴宣誓:「抗擊非典,我們萬眾一心,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據悉,該醫院在被上級指定為成都戰區防治非典的定點醫院後,重新建立健全了搶救治療、專家指導、防疫、應急機動、葯品保障和生活保障等6個小組,並改建了傳染科大樓,修建了隔離室,為防治非典做好了一切准備。

花甲護士熬夜設計防護衣

前不久,一道緊急指令到達四川省醫院護理部:「為了保護醫務人員,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防護服!」合格的防護服關系著參加診治非典病人的醫護人員的安危,作為四川省護理學會理事長、省內護理專業的學術帶頭人,省醫院63歲的護理部主任徐翠霞主動請纓。曾經數次為醫院醫護人員設計服裝的徐翠霞上網查詢了大量有關防護服的資料,又經過多次修改,熬了一夜後在清晨5時許拿出定稿。顧不上休息,徐翠霞立即將設計圖送到醫院制衣廠。上午9時許,第一件四川造防護服出籠了。目前四川省醫院自製的防護服已經向交警、成都市傳染病醫院和成都市兒童醫院供應了100多件。

別讓一線勇士流汗又流淚

列車上,她的勇敢善良得到全體乘客的敬愛,可回到家後,她和家人卻被周圍人歧視,避而遠之。昨日,成鐵客運分公司成京三組的列車長李小紅真誠表示,希望社會多一些關心和理解。
5月3日,從北京開往成都的7次列車在行至保定-石家莊間時,14號車廂的乘務員發現該車廂內一名旅客不斷咳嗽、呼吸急促。列車長李小紅與隨車醫生馬上趕到,經過兩次體溫測試後,初步診斷該乘客為非典疑似病人,他們迅速對其採取隔離措施,同時通知相關部門,在石家莊車站將疑似病人交站處理。當時所有的乘客都驚慌失措,李小紅又馬上對這些旅客進行了耐心的開導,做好旅客的登記工作,一路細心照顧旅客,在列車到達成都後,所有的旅客都向他們報以了熱烈的掌聲。但是回到家後,李小紅的女兒就委屈的告訴她:「媽媽,你知道嗎,班上的同學因為你是值乘北京的列車長都不和我玩。」丈夫也說,女兒身體稍有不適,學校就會讓女兒停課回家,自己在單位也被視為非典病人而被處處提防,周圍的鄰里更是關門閉戶。李小紅表示,他們接觸疑似病人都有全套防護措施,下班回家前也要測體溫和嚴格消毒,鄰居們的另眼相看讓她和家人深感委屈。
據成鐵客運分公司的有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情況對李小紅及許多來往疫區的列車工作人員來說已成家常便飯,但是在李小紅的帶領下,成京三組的乘務員100%出勤,堅持戰斗在抗非典的前線。該負責人和李小紅希望社會大眾能給列車上的這些乘務員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理解

㈨ 抗擊非典英雄事跡,名字、主要事跡,3個就夠!

鄧練賢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03年2月1日,他連續工作15個小時,因搶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榮殉職,終年53歲。
葉欣生前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直到病倒前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始終沒有離開過崗位,沒有回過一次家,在搶救患者的過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經搶救無效,於3月24日光榮殉職,終年46歲。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內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間,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心中想的還是別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治療無效,梁世奎同志光榮殉職,終年57歲。
陳洪光1987年從廣東醫學院畢業到廣州市胸科醫院工作,親手組建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並擔任主任。在一線搶救病人的7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親自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機,經常會被病人噴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臉。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為非典型肺炎,雖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過重於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職,年僅39歲。
李曉紅生前系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役中,她連續奮戰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終因搶救無效,以身殉職,年僅29歲。
決定號召全國廣大幹部群眾、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鄧練賢、葉欣、梁世奎、陳洪光、李曉紅5位同志學習。學習他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視病人為親人,對人民極端負責,滿腔熱忱、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學習他們把安全讓給他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貴品格;學習他們坦然面對危難、樂觀堅強的革命精神。要以他們為榜樣,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奮勇拼搏,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奪取抗擊非典斗爭的全面勝利。

㈩ 非典的英雄事跡

2003年非典期間,在病因不明,沒有特效葯治療的情況下,北京地壇醫院的醫
護人員因為救治病人,被傳染了這種烈
性傳染病,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閱讀全文

與鐵路非典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