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铁铁路 > 走进铁路

走进铁路

发布时间:2022-01-03 00:33:56

⑴ 走进高铁时代观后感

“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该是多少人曾经向往的?这条横跨粤、湘、鄂三省的高速客运专线的开通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当然,开通武广高速客运专线不仅是为了午食武昌鱼。更重要的是,武广高铁将三个关键词密切联系在了一起:泛珠合作、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这三个关键词,正是国家和地方一直寻求的振兴之路。

不可否认的是“武广客专”的建成运营,标志着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高速铁路的时代。所谓的高铁时代,并非是单纯指某机车每小时最大速度,而是结束了一条干线客货混跑的历史。客货混跑往往是造成列车晚点的“罪魁祸首”,因为客车与货车的“谦让”导致了很多旅客在候车室的望眼欲穿。客车专线的建成,有望终结列车晚点问题,真正做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客运专线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为周边城市带来无限商机。在武广客运专线立项建设时,一些有长远头脑的商人早早就开始了布局。万科、保利等上市房地产商都闻“笛”而动抢占商机。客运专线将会成为覆盖方圆周边的黄金走廊,不仅仅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也加快带动了一些“卫星”城市向大中城市行进的步伐。如今的武汉已经野心勃勃的谋求成为广州的第二个番禺。

从铁路自身来看,武广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也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早在1978年秋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参观日本新干线,那时候日本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了时速300公里,而中国的平均时速还不到45公里。20年过去了,中国铁路行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广客专的建成通车让“新干线”这个曾经日本独享的高速铁路代名词成为昔日“黄花”。

记得凤凰卫视在解读武广客运专线的时候,曾经用了一个“冠绝全球”的形容词,这是铁路建设者至今所获得的最高赞誉之一。同样,这也是一个鞭策与鼓励,在2012年中国将建成36条客运专线,铁路的建设者断然不会因为首条客运专线获得了诸多的辉煌,而让后面的建设成果黯然失色。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让每一条客运专线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难怪《时代周报》在评选出来的2009年中国十大新闻中,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与武广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同列为十大新闻之一。这不仅仅是一条线路的开通运营的简单意义,正如时代周报的点评所言,武广客运专线有望彻底改变目前的交通格局,在改善华南和中南交通紧张状况的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竞争态势

自己再整理下就好了

⑵ 刚参观完铁路变迁的展览怎么写美篇

今天我和妈妈走进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是一个欧式建筑,是由专原京奉铁路正阳属门东车站旧址改建而成的。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我国的铁道发展史还可以看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是如何一步步修建震惊中外的京张铁路。

踏入博物馆的第一步,我看到了一幅壁画。它向我们简单地描绘出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火车从蒸汽机车发展到现在高铁的整个过程。

⑶ 为走近路,在铁路上走,铁路公安抓住会怎样

教育为主

⑷ 詹天佑修铁路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做一件事必须坚持不懈。半途而废不可能成功的。只要坚持呢,说不定会比计划提前。

⑸ 铁路走进我家乡作文

小时候,由于家乡地理位置偏僻,我没亲眼见过火车、铁轨是什么样子的。我所了解的那些细微铁路知识。全是来自于别人口中。从他们口中得知火车有很多节,很长很长。一列火车就靠一个火车头带就行了;而钢轨,则是直直的,看不见尽头。火车可以载很多人,可以去到全国各地。那时候的我觉得火车特厉害,也对开火车的人特崇拜。甚至很多次都梦到自己成为火车司机,开着火车跑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身边的父母,也会经常勉励我说,“好好学习,等考试拿了优秀就带你去坐火车”。虽然如此,但小时候坐火车的梦想却一直未实现,而对火车的那份着迷,却一直未减。
长大了,要外出读书。有幸能做火车了。还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在火车上,我一开始寸步不敢离开自己的位置,生怕“犯错”被乘务员批评。过了几个小时,渐渐的自己也熟悉了车上的环境,就开始敢在火车上随意走动。那时座椅、开水房,厕所……当时都让我“研究”了个遍,当时傻愣愣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后来随着往返学校与家里次数多了,对火车上设备的感觉慢慢变淡了。看到更多的是逢年过节火车站,列车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车厢里乘务员来回打扫一遍又一遍,却总是不能打扫干净。车窗外穿着黄马褂的铁路工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的在户外坚守。那时的我,真心觉得铁路是个很辛苦行业。
毕业,走上岗位,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铁路人。作为一名车务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四班制的轮班。很多时候逢年过节给家人的只有一个字“忙”。刚开始工作我无法适应,甚至抱着抵触情绪。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打磨,与老师傅交流,责任心的增强。现在的我觉得作为铁路人,其实我们很光荣,很自豪。,因为我们的坚守为回家心切游子照亮返乡的平安路,我们的坚守换来了客货列车的安全行驶,我们的坚守也换来了祖国的安定繁荣

⑹ 5分钟穿越中国铁路百年,如何概括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1890年,晚清名臣张之洞着手筹建汉阳铁厂,建成后开始炼钢并试制钢轨。经过千锤百炼,不懈努力,终于制造出了钢轨,为中国铁路发展奠定基础。

锐意进取,中国铁路跑出世界速度。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地段上两条铁路线,老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展示着中国铁路质的飞跃。110年前,历时4年由詹天佑自主设计和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运行,打破了“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外国人的妄言。

2019年12月30日开通运行的京张高铁,不仅实现了时速从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飞跃,而且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复兴号高铁,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历史蝶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儿女合力共为。更需要每一位铁路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行动来担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

⑺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有什么历史故事呢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厦门已经被接踵而至的人流所充斥,虽然这里的一景一木仍保留着老厦门风味,但想要在此寻找一处宁静而美好之地,似乎是天方夜谭,各大旅游景点无一不是人满为患,徘徊其中,竟有些不知何去何从。


一路上设有凉亭,可供路人在此小憩,倚靠在木桩上,静听风水草动,偶然一阵大风袭来,惹得地面沙沙作响,时光被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此情此景,才是属于老厦门的时光。

⑻ 关于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的征文

身感乏累之时,我喜欢独坐一室,休憩片刻,疲惫之身便会得以放松;心感焦虑之时,我则喜欢手捧一本好书,读上几页,浮躁之心便会得以安宁。
在好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这里有温馨的宁静,也有激情的舞动……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远,我对好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每至夜阑人静,握一书在手顿感思绪万千。我拜读过古今中外灿烂的长卷,翻阅过人世千般气象的纸页。触摸书中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品悟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顷刻间唤醒了我的心灵。有好书陪伴的日子,我充实,快乐,振奋!被荡涤过的心灵在书香的浸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做为一名图书发行工作者,更应该体会到书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拥有了书,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然而,一本好书总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并以此端正读者的人生态度,使人价值纯粹;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读书人求知若渴的心田;也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更多的人多读书,读好书!
我爱读书。曾几何时,我置身书海“不可自拔”。《雷锋日记》使我明确人生存的最高意义,便是作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我因此明白奉献的一生最美丽;《老人与海》中那位不屈服于风暴,勇于抗击的老者让我肃然起敬;《茶花女》让我铭记,只要心存真情,人格将永具魅力!……我在书中目睹了黄河的九曲喷薄,见证了长城的雄伟逶拖,领略了金字塔的庄严神秘……我居高临下,历史长河里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人类社会的没一寸足迹一览无余!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书,人类将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止步;如果没有书,人类将永远在愚昧无知的落后世界中停留;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从谈生活,无从谈价值,更无从谈发展!
今后 ,我依然会与好书为友!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让你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
“读书不在三更五鼓,用功只怕一曝十寒”。与好书为友,以好书为鉴,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书香的陪伴下继续阔步前进!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我在读书中成长
2006年江苏东台中考作文

“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程……”这是我写在自己读书笔记上的一段话,因为我深深地爱读书。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读书的。上小学时的我,就是最头疼读书的一个,每次捧起书,看着那毫无生气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后来,我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呢?这得从一节语文课前活动说起……

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课前活动要搞成语接龙游戏,每个同学必须依次回答出一个成语来。“气象万千”“千军万马”……同学们一个个都顺利地过了关。轮到我了,这时我的脑子却嗡嗡直响,同学们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后面的同学急得直跺脚,“马,马大哈!”不知怎的,我一下子冲口而出,直到同学们都哄堂大笑,我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又羞又恼,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以后要注意多看书,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好多好多的知识。

渐渐地,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殉国流过眼泪,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了。

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我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很糟。放学了,我带着满腹的痛苦和绝望回到家中,透过模糊的泪水和昏暗的灯光,我看到了书架上的那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体会到主人公保尔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的精神,激起了我的勇气,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是呀,难道自己遇到这样一点小小的挫折便要一蹶不振吗?我重新打开了试卷,认真分析了其中的错误,为自己制定了今后的学习计划,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像保尔一样,做一个人生的强者!”终于,我在期末考试中一举夺魁。这,都是读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呀!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我在读书中成长!

——小鱼喜欢大海。因为每一朵浪花中,都讲述了一个动情的传说。
——小鸟喜欢天空。因为每一片白云里,都流传着一个美妙的故事。
——我,喜欢好书。因为每一本好书里,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对于每一本好书,我都将它们视为珍宝,看作挚友。在每个寂静的夜,与书促膝长谈。
好书,伴我成长。
沉醉格林,情暖童心
很小很小的我,在宁静的夜里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听外婆讲那些古老的民间寓言。稍稍长大了一些吧,识得三两字了,我渐渐开始自己阅读童话。格林童话是我的最爱。我想走进开满鲜花的大森林,与白雪公主一起做游戏;我想去富丽堂皇的海底王宫,去寻找化做泡沫的小美人鱼;我想去找寻丑小鸭,问问它变成白天鹅后的故事。童话为我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妙世界,教给了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书,教给了我人生的第一课。
漫步诗海,回味古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开始捕捉诗的影子。爱上李白的风流倜傥,恋上苏轼的潇洒豪迈,感动于梦得的壮志难酬,痛心在清照的凄凄惨惨。体味东坡才气飘逸,胸襟豁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泪撒于岳飞满江红中的一腔忠愤,碧血丹心。用稚嫩的眼光去阅读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千古流传的爱情誓言。诗词让我穿越时空,回到起点,去体味古人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书,让我触摸到了华夏文化古老的底蕴。
畅游文坛,感受大家
现在,散文小说成了我的挚友。伴着海明威的脚步去陪伴着老人钓鱼,在风浪中去搏击强敌,陪着高尔基去回忆他痛苦中又交织着甜蜜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跟着冰心去追回那故去的往事,那盏在暗夜中的小橘灯。看着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贾家的兴衰,让历史的脚步停留在那个瞬间。一个跟斗云,随着吴承恩,上天庭,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尽情游玩。望着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英勇豪迈。刘备、曹操、孙权的三国鼎立……书,让我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在理想中不断进步。
一本本好书伴我度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一本本好书伴我迎接灿烂的明天。好书伴我成长

在感恩中成长

晚饭时,家人在饭桌前一边说笑一边吃饭。我却无法尽心享受这美味的饭菜,我的心里一直在想着事情。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一个征文通知,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我正在为征文内容而犯愁呢。

吃完饭,我和妈妈在阳台上收衣服的时候,我随口跟妈妈嘟囔了一句:“这征文可怎么下笔啊,我到现在还一点思路都没有呢。”平时挺好使的脑子,今天是怎么了?为了能够好好地思考,我便一个人跑到阁楼上去了。

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还是无济于事。我无奈地走下楼去,就在脚和楼梯接触的那一刻,我突然听到了碗筷之间碰撞的声音,一定是姥姥在整理碗筷。我便飞速冲下楼去——果然,姥姥正在把用过的碗筷收拾起来,准备拿到厨房去洗。见此,我对姥姥说:“姥姥,你把碗放在那里吧,一会儿我来洗。”姥姥笑着说:“好,好。”

我正要走向厨房,这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妈妈把我叫过去了,妈妈温柔地看着我,说:“还在为征文的事犯愁吗?妈妈刚才听到了你对姥姥说的话,妈妈很感动。我想,你要是把这件事写一写,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也正好符合征文的要求。这个暑假,你有了很大的变化,点点滴滴,妈妈都看在眼里,更看到了你的成长。感恩是不分大事小事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长辈。你说是不是啊?”

妈妈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恍然大悟,是呀,妈妈说的没错。放假以来,姥姥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每天中午谁给我们做饭,就成了妈妈最担心的问题,我对妈妈说:“让我试试吧。”妈妈以一种“你能行吗?”的眼神看着我。我便跟妈妈保证:“看我的吧,我们肯定能吃上自己做的饭。”

第一天中午,姥姥要教我学做西红柿鸡蛋汤。我把西红柿洗好、切好,又拿出两个鸡蛋,打在碗里。在姥姥的指导下,小心地点火、倒油、爆炒葱姜和西红柿,加水,等开锅后,淋入蛋液,出锅时,又撒点香菜,滴点香油,一碗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汤就端上了餐桌,姥姥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直夸:“不错!不错!很成功。”我赶紧给妈妈打了电话,说:“妈妈,姥姥已经吃上我做的西红柿鸡蛋汤了,你就放心吧!”妈妈很高兴,我心里也很高兴,我觉着,我在慢慢地长大,我可以为家人做事了,可以帮妈妈分担家务了。

我每天自己收拾房间,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中午在姥姥的指导下做饭,洗菜、切菜、切肉、炒菜、调味、装盘……这些步骤,我现在已经熟记心中;饭后,我帮妈妈洗碗,收拾餐桌和厨房,把一切收拾得利利索索;并且帮助妈妈照顾姥姥,给姥姥倒水吃药、陪着姥姥在小区里散步,到海边踏浪、和姥姥一起为花草施肥,整理、修剪花草、和姥姥一起边弹琴边唱歌……我每天都在感恩!我每天做的都是小事,我正是在这些小事中感恩着身边的人。而我也在感恩中成长着,变化着,快乐着……更重要的是,我对感恩有了新的理解,我明白了感恩的意义。

感恩不需要一个宏伟的计划,感恩父母,不需要磕头跪谢;感恩朋友,不需要长篇大论;感恩师长,不需要好礼相送……感恩只是感情自然的流露,不需要刻意地装模作样。感恩父母,只需要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小小的行动,在他们最需要自己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帮他们分担困难;感恩朋友,只需要一下轻轻的拥抱,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和他们出去散散心;感恩老师,只需要一个尊敬的鞠躬,认真完成老师交给自己的任务,让他们不为自己操心……

我想,感恩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件事,我们不必把它做得非同寻常。感恩是双向的,在感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感恩着。我没有想到,我做的这件件小事和说过的话,竟然也让妈妈感动。我终于明白了,之所以我们心中是温暖的,是充满阳光的,是因为这大千世界有感恩,是因为我们都懂得感恩。

想到这些,我的思路打开了,赶紧写下这些文字,这也是我的心声。在感恩中成长,是我在今年暑假的最大收获!

感恩中成长
年迈而又贫穷的外婆总是说
我不能给你什么
亲爱的孩子
但是
亲爱的外婆
你给了我最重要的妈妈
……
--题记

这首小诗质朴平白,但它体现的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感恩。当你流着泪告别你的幼年时代,并能够向你的亲人说声感谢,那么你就已经真的学会了成长。
……母亲节到了,我决定郑重的向妈妈道一声感谢。同学们拥挤着进入花店买花,买贺卡,但我想妈妈不会喜欢,于是便兴冲冲的跑回家,把自己亲手栽种的小盆景--观音莲送给妈妈,再把铅画纸剪成小花的形状,上面写着“谢谢您,我最亲爱的妈妈!”然后在桌子上铺上妈妈最喜欢的淡蓝色桌布,小小的我好不容易才铺好桌布,将观音莲和卡片小心翼翼地放在上面。我偷偷地躲进房间,等待妈妈回家……
我看到了妈妈的表情,从门缝里我看到妈妈温柔的微笑,她轻轻的抚摸着卡片,就像平日里抚摸着我的脑袋一样,妈妈看到了我,蹲下身,俯在我的耳边轻声地说:“你长大了!”随后便把我带到了院子里。
“孩子,你长大了,你最想感谢哪些人呢?”
“妈妈,爸爸,琳子(我的玩伴),老师,还有上一次我在街上摔倒,帮我扶起来的那个叔叔……”
“你想不想把感谢带给他们呢?”
“嗯……”
“那就用你的成长去感谢他们吧!”
那一天,我望着天空,看到蓝天上的白云,觉得它们就像传递着感恩的信件,伴着每一个人从幼稚走向青涩,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那一天的天空无比灿烂,我突然在那一刻,觉得自己开始了成长!
事隔多年,但那天空的颜色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在我的心中也已储存进这样的一片天空,我在这样的天空下学会了感激,学会了奋进,学会了成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小诗,一首名叫感恩的小诗,伴我们乘着成长的船,步入长大。

采纳一下吧,谢谢……

⑼ 高铁走进我的生活作文

走进高铁时代

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欢迎,它的速度之快、行驶之稳、时间之准,也不断赢得人们的良好口碑。眼见着高速铁路渐次走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京广高铁的全面贯通,更标志着我们郑州铁路局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这不由不让我想起了几十年来我所看到的火车嬗变。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父亲曾是新乡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因为居住在紧靠机务段的铁路家属院里,所以那时对火车的记忆就是黑老大——蒸汽机车。直至5岁那年第一次回老家,乘坐了当时具有典型时代特色的绿皮车,才真正体会到了坐火车的快乐与痛苦。

绿皮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速度相当慢,就像老黄牛一样,凡是大站、小站一律停车,有时中间还要待避,再加上铁轨线路不太好,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现在仅需10个小时的路程当时就得花上20多个小时。当时没有什么感觉,认为从居住的城市到故乡一千多里的距离只需20几个小时就能到达还算挺快的,直到1983年随父亲一同乘坐了一趟桔红色的特快列车去北京以后,才感觉到以前乘坐的绿皮车速度那叫一个慢啊。

乘坐绿皮车的另一个感觉就是永远也不会减少的旅客,列车经过好几个车站后虽然下车的人也不少,可是上车的人数同样多甚至往往超过下车的人,因此车厢里面总是人满为患,有时甚至连双脚落下的位置都没有,必须练就“金鸡独立”的本领以及腿脚持久的耐力,才能坚持到达目的地,现在想想,毕竟那时年轻气盛,腰部、腿部功夫相当了得,有时能够坚持数小时呢。

尽管绿皮车有种种缺点,但是对于正值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我来说,能够经常乘坐绿皮车回老家也不失为一件美好的回忆。那时由于父母工作忙,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会将我们姊妹中的一、两个送到老家度过,因为奶奶和姥姥家相距很近,每次一回去,既可以两家亲人都看望,还可以和很多好伙伴玩儿个痛快,更主要的是我还可以享受坐火车那种来回奔波的感觉,因此每每一放假,我都会积极要求父亲把我带往老家疯玩儿一阵子。

长大后,从绿皮车到桔红车,再到动车组、城际高铁,铁路先后经过了几次大提速,中国高铁一次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国速度的一次次突破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铁路特有的魅力,中国铁路已然站在了世界前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也在不同时期分别体验到了中国铁路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以从新乡到北京为例,从80年代的10几个小时到现在的6个多小时,再到动车组的4个多小时,速度变化之大无不令人振奋、令人鼓舞,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国家铁路这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所骄傲,为我们完美实现世界高铁的不断飞跃而自豪。

从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到津秦高铁的建成投运,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铁路人将继续秉持“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豪情满怀、昂首阔步地迈入高铁时代,相信不远的将来,“陆地飞翔”也必将成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快乐、幸福、和谐之旅。

阅读全文

与走进铁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佛地铁出口地图 浏览:273
武汉地铁报站英文 浏览:92
白石高铁站 浏览:294
北京地铁安全隐患 浏览:382
南京东善桥地铁 浏览:905
深圳地铁列车有多长 浏览:556
金洲地铁站到广州火车站地铁要多久 浏览:783
南京地铁机场线单程时间 浏览:161
乘地铁去佛山东建世界广场 浏览:498
惠州仲恺深业喜悦城地铁规划 浏览:378
天府广场到韦家碾地铁价格 浏览:112
万菱汇地铁出口 浏览:402
长水机场到大观楼地铁 浏览:704
广州t2机场那个地铁站 浏览:909
s7地铁南京运行时间 浏览:943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行 浏览:500
西安门地铁站怎么去南京眼 浏览:480
广州火车站去广州机场地铁 浏览:694
成都地铁站项目总监招聘 浏览:691
佛山地铁广州火车站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