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铁铁路 > 铁路建设颂

铁路建设颂

发布时间:2021-01-20 04:43:28

A.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这个原文是

原文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原文: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铁路建设颂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

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参考链接:少年中国说 网络

B. 以赞颂青藏铁路建设者写一篇作文

世界屋脊作证——记青藏铁路精神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6月17日电
(记者王圣志 文贻炜、边巴次仁)“风火山精神”、“唐古拉精神”、“尖兵精神”……在青藏铁路建设的每一个工点,建设者都用精神的海拔与物理的海拔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殊死较量。
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在伟大的工程实践中标注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他们在“世界屋脊”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篇章,不仅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更缔造了一座高入云端的“精神高原”。
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
在世界屋脊上开辟一条经济、快速、大能力、全天候的运输通道,把铁路大动脉延伸到西藏,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多公里,大部分处于“生命禁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殷切希望广大建设者要大力发扬敢打硬仗、奋战高原、吃苦奉献的“开路先锋”精神,建设青藏铁路,造福各族人民。广大建设者牢记重托,以“建设青藏铁路,造福各族人民”为己任,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积极投身于伟大工程的建设实践。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各单位努力培养和塑造各具特点的团队精神。如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尖兵精神”,中铁一局的“铺架精神”,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风火山精神”,中铁十七局的“唐古拉精神”等。中华全国总工会和铁道部在全线广泛开展了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各参建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2001年春天,当修筑青藏铁路的喜讯传遍神州大地时,一封封请战书、决心书雪片似地飞到各级组织和领导手中,有的同志还写下血书表达心愿;1.7万人的中铁二十局就有7000多人写了请战书。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子承父志、夫妻双双上青藏的感人场面。中铁一局铺架队有5位年轻的母亲,2001年上青藏线时,她们中孩子最小的2岁、最大的7岁,为了能听到千里之外孩子的声音,每人买了一部手机,有了电话,却又怕打电话。因为一拿起电话,每逢听到孩子叫妈妈的盼望声,就会忍不住流泪。她们把思念之情默默压在心底,表现出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
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性工程。在青藏铁路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和青、藏两省区政府,抽调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建设、参建单位大力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最大限度地释放先进生产力,确保青藏铁路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全线先后围绕施工难点立项近80个科研课题,投入数千万元,在多年冻土隧道开挖、支护、衬砌、通风成套技术、冻土区桥梁桩基施工旋挖钻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是全国人民的千钧重托,也是全体建设者的奋斗目标。建设单位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提高标准,自我加压,把列车旅行时间最短、设备“免维修”、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三项具体目标,终于建成在冻土区时速可达120公里的一流高原铁路,是国外冻土铁路速度的2-3倍。中外冻土专家认为,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冻土工程领域前列。
面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难题,建设者珍爱青藏高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首次实行环保监理制度,在4500米以上高海拔地段开展大面积草皮移植和种草试验获得成功,首开我国重大建设项目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先河。使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和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得到了有效保护,把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多次检查后认为,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在中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雪域高原修建铁路,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者特别关怀。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先后20多次现场办公,每次都把加强生活卫生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各参建单位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兵马未动,保障先行”,遵循高原生理规律,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在低海拔地区“习服”适应后逐步“阶梯式”升高,严格限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免费发放防寒用品和抗缺氧药物。同时,在全线建立了三级医疗保障体系,配置了先进适用的常规医疗设备和医用高压氧舱等,还投入巨资建设大型高原医用制氧站,保证职工的生产生活用氧,构建起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参建人员无一例高原病死亡。这既是高原工程建设中的奇迹,也是尊重和体现劳动者人权的巨大进步。
各参建单位广泛开展“三工”建设,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职工宿舍配发了电视机、图书、象棋等文体用品,有的单位还将上场职工家属的问候录制成专题片,在工地巡回播放。为了让职工吃上可口的饭菜,建设单位在格尔木市和拉萨设立净菜场,每天将加工好的馒头和新鲜蔬菜运到几百公里外的施工点,这些生活保障车被职工亲切称作“快乐的大篷车”。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参建单位对民工关怀备至。对他们实行与职工统一的饮食标准、居住条件和医疗待遇,并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让民工切实感受到更多的平等与尊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既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建设者的关心和爱护,也将干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干事业。
顽强拼搏的奉献情操
青藏铁路地处雪域高原,大部分路段属于“生命禁区”,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工作、生活环境非常恶劣。青藏铁路开工以来,11万筑路大军面对高寒缺氧,以苦为荣,与苦相伴,奋战高原、奉献高原、立功高原,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
科研人员献身科学,奋力攻关,矢志不渝地破解难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三代科研人员在海拔4900多米的风火山冻土观测站默默奉献了40多年,他们与寒风相伴,与“滚地雷”为伍。原党支部书记王占吉上世纪八十年代献身观测站并留下遗言:要把自己埋在风火山,一定要等到火车从身边通过。青藏铁路开工后,他的儿子王耀欣又来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工作。
勘测设计人员呕心沥血,精心勘测、精心设计。在青藏铁路勘测设计阶段,铁一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李金城和队友们在唐古拉山勘察时,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背着仪器,冒着冰雹、雨雪,在泥泞的草沼泽中艰难工作,有的因极度劳累,禁不住倒在地上就睡着了。大家硬是互相搀扶完成了任务,艰难地走出无人区,与死神擦肩而过。青藏铁路如何穿越唐古拉山,当时有人建议与青藏公路平行。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铁一院在唐古拉山越岭地段的无人区反复勘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出了一条最高海拔5072米、比青藏公路最高海拔低159米且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线路,使原方案得到了优化,并节约计划投资数亿元。
广大施工人员抗缺氧、斗严寒,不畏艰险、敢打硬仗,洞穿世界最长冻土隧道、海拔最高冻土隧道和海拔最高隧道群,在可可西里、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抛洒热血筑天路,建立了不朽功勋,创造了高原铺架新纪录;建设监理人员视质量、安全、环保为生命,严格把关,不让工程留下任何遗憾;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忠诚守护生命,为创造高原病“零死亡”奇迹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中铁十六局共产党员陈德伍初上高原时流鼻血不止,领导们出于关心让他下山休息。四十多岁的硬汉子急得落泪了,他说:“我就是为修青藏铁路来的,我能顶得住。”边说边用颤抖的手写下一份保证书:如果发生病情,责任自己承担!许多共产党员怀揣家中加急电报仍然坚持在建设一线;有的昏倒在现场又从医院提前回到工地;有的出差途中几过家门而不入。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体现出共产党员所追求的事业人生和精神坐标。
青藏铁路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智慧结晶,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明成果,是青藏铁路建设无坚不摧的动力源泉!(完)

修建青藏铁路意义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快捷、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青藏铁路,是克服目前的交通“瓶颈”,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已是势在必行。

铁路的运输能力是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无法比拟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运营十多年来,已成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线路。它促进了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西藏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进藏物资的85%以上都要通过格尔木来转运。续建青藏铁路,将极大地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两省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建设区内路网的骨干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彻底解决“进藏难”的问题。

建设青藏铁路,将对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同时,无论是国家巨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建设青藏铁路,也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

建设青藏铁路,还是开发青海、西藏两省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藏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1991年至1998年,进藏旅游的客运量增长率平均高达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但目前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铁路的修建,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可能成为两省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设青藏铁路,更是改变目前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从根本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长远需要。

阅读全文

与铁路建设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佛地铁出口地图 浏览:273
武汉地铁报站英文 浏览:92
白石高铁站 浏览:294
北京地铁安全隐患 浏览:382
南京东善桥地铁 浏览:905
深圳地铁列车有多长 浏览:556
金洲地铁站到广州火车站地铁要多久 浏览:783
南京地铁机场线单程时间 浏览:161
乘地铁去佛山东建世界广场 浏览:498
惠州仲恺深业喜悦城地铁规划 浏览:378
天府广场到韦家碾地铁价格 浏览:112
万菱汇地铁出口 浏览:402
长水机场到大观楼地铁 浏览:704
广州t2机场那个地铁站 浏览:909
s7地铁南京运行时间 浏览:943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行 浏览:500
西安门地铁站怎么去南京眼 浏览:480
广州火车站去广州机场地铁 浏览:694
成都地铁站项目总监招聘 浏览:691
佛山地铁广州火车站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