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軌道交通 > 十二五軌道交通規劃

十二五軌道交通規劃

發布時間:2021-04-12 00:36:10

『壹』 十二五期間建設或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哪些

現在中國有13個+城市有軌道交通,總長度1500km+,12五期間預計增加到2500km,有了軌道交通的城市應該都在規劃繼續建設,但是哪個城市會新建就不清楚了

『貳』 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初步形成以「五縱五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總里程達490萬公里。
——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以上,運輸服務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城市;加強煤運通道建設,強化重載貨運網,煤炭年運輸能力達到30億噸;建設以西部地區為重點的開發性鐵路;全國鐵路運輸服務基本覆蓋大宗貨物集散地和20萬以上人口城市。
——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達8.3萬公里,運輸服務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市;國道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達到70%以上;農村公路基本覆蓋鄉鎮和建制村,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建制村通班車率達到92%。 專欄5 「十二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指 標 單位 2010年 2015年 綜合交通網總里程 萬公里 432 490 鐵路營業里程 萬公里 9.1 12 復線率 % 41 50 電氣化率 % 46 60 公路通車里程 萬公里 400.8 450 國家高速公路 萬公里 5.8 8.3 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 % 96.6 98 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 % 81.7 90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 萬公里 1.02 1.3 管道輸油(氣)里程 萬公里 7.85 15 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 公里 1400 3000 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數 個 1774 2214 民用運輸機場數 個 175 230 註:①綜合交通網總里程不含民航航線、國際海運航線里程。
②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數含長江南京以下港口。 ——完善煤炭、進口油氣和鐵礦石、集裝箱、糧食運輸系統,海運服務通達全球;70%以上的內河高等級航道達到規劃標准,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擴大和優化民用航空網路, 80%以上的人口在直線距離100公里內能夠享受到航空服務。
——形成跨區域、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緊密相連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運輸網路。
——強化城市公共交通網路,市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實現中心城區500米范圍內公交站點全覆蓋。
——基本建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增強郵政普遍服務能力,發展農村郵政,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值得注意:規劃的目標部分提出「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以上」,任務部分提出「發展高速鐵路,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專欄6列出快速鐵路專欄(「等」字說明只列出一部分,其中包括時速160公里的拉林鐵路),這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是重大突破,因為《十一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沒有提及高鐵和快鐵,而且在人們重視高鐵而不了解快鐵的氣氛里突出了快鐵的重要性。值得了解,此前有的鐵路如丹大快速鐵路(它批文的時速為160—180公里,後來提高為200規格)已經冠名快速鐵路,廣義的快速鐵路包括高速鐵路,就如廣義的快速列車包括特快列車,但是狹義的快速鐵路不同於高速鐵路,就如狹義的快速列車不同於特快列車。】

『叄』 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 覆蓋全局,深化應用
以信息化覆蓋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實現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系統運行監測、管理與服務領域的深度滲透與融合,加速推進深化應用,促使交通運輸信息化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發揮更重要的牽引和支撐作用,有效提高交通運輸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 共享資源,業務協同
基於信息化環境優化業務流程,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業務流程再造,支撐業務發展,提高行業信息資源共享、業務協同能力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的綜合效益。以構建和完善交通信息資源體系為核心,著力加強全行業信息化發展的統籌協調力度,下大力氣扭轉原有信息化建設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局面,形成行業發展合力,實現建設整體效果。
● 注重實效,提升服務
堅持以人為本,以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行業特點的交通信息服務為重點,以重大信息化工程為推手,以支撐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為宗旨,以需求、效果並重為導向,加快推進交通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推動建立豐富實用、經濟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體系,使交通信息服務惠及全民。
● 示範引領,分類指導
繼續以「行業聯動、共建共享」的有效推動模式,圍繞發展重點,集中優勢資源,深入實踐和深度應用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設一批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及示範、試點項目。分別按照「政府主導」、「政府引導」、「政府倡導」的推進方式,加強對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信息化建設的分類指導,採用差別化投資政策,促進行業信息化協調發展。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總體目標: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運輸運行監測網路,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與綜合利用水平,交通運輸系統全網聯動、協同應用程度進一步提高,在保障暢通運行方面取得顯著實效,在提升運行效率、服務公眾出行方面取得明顯突破,在規范市場秩序、強化安全應急、服務決策支持方面全面提升,在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發展現代物流、實現低碳綠色交通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為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與保障。
具體目標:
1.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運行監測網路基本建成,干線公路網重要路段和內河干線航道重要航段監測覆蓋率達到70%以上,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依託交通運輸運行監測系統建設,在全國所有省(區、市)實現高速公路聯網監控,對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重要路段、特大橋梁、長大隧道、大型客貨運輸樞紐、重點水域、航道、港口和通航樞紐的運行狀態、環境、氣象與災害實現動態監測。
——完成80%以上國家高速公路網交通情況調查站點建設;完成全國所有Ⅰ、Ⅱ類治超檢測站和省級管理中心建設,實現部、省、站三級超限信息系統全國聯網。
——實現對「兩客一危」車輛(長途客車、客運包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和重點營運貨車、「四客一危」船舶(客渡船、旅遊客船、高速客船、滾裝客船和危險品運輸船)的動態定位跟蹤監測。
——初步建立公路水路客貨運輸市場動態運行信息監測體系。
2. 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部省兩級公路、航道、港口、營運車輛、船舶、經營業戶、從業人員等行業核心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料庫100%建成。
——加快行業基礎信息資源建設,形成部、省、市三級交通數據中心體系,在有條件的地市,重點建設城市公交、出租、軌道交通、運輸樞紐、農村客運、農村公路等基礎資料庫。
——完善信息資源共享與更新機制,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全面改善數據質量,數據更新及時率滿足應用需求。
——鼓勵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公益性開發利用,探索建立公益性信息資源開發與服務的長效機制,引導公益性信息服務機構的發展。
3. 推進行業重大應用工程建設,全面提升行業業務協同、科學決策和信息服務能力,對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作用更加顯著。
面向公眾服務:
——交通運輸電子政務服務質量大幅提高,80%以上的行政許可項目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在線辦理。
——全國高速公路ETC平均覆蓋率達到60%,ETC車道數達到6000條以上,ETC用戶量超過500萬個。
——形成以全國統一特服號、統一交通廣播頻率為特徵,覆蓋國家高速公路、重要普通國省干線及廣大城鄉地區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體系,信息服務滿意度達到70%以上。
——依託全國特大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建成若干個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協同管理與信息服務系統。
——建成若干有較好應用實效,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的區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並形成統一的標准規范體系,實現平台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適時開展全國性物流公共信息交換系統建設。
面向行業管理:
——交通運輸核心業務信息化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達到較高水平,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達到85%以上,並在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等領域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性應用。
——初步建成覆蓋全國的部省兩級公路水路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平台,全面掌握交通運輸風險源,並實現對II級以上突發事件的及時接報和處置信息的分發處理。
——基本建成部省兩級公路水路建設和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務體系。
——建設部省兩級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系統,實現對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市場的運行狀態、發展態勢等的綜合分析,基本形成以數據挖掘分析為重要支撐的交通運輸決策支持體系。
4. 創新信息化管理機制,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保障環境基本適應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基本建立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交通運輸信息化標准體系,完成標准框架體系中基礎性、通用性標准和專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實現交通運輸行業信息系統的分級保護和等級保護,形成較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進一步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設與運營保障體系,在信息化運行管理機制方面務求取得新的突破,增強交通運輸信息化可持續發展能力。

『肆』 有誰有詳細的上海市軌道交通十二五規劃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莘庄至富錦路。遠期規劃向南延伸至金山新城,北延伸至崇明。
途經站點:莘庄-外環路-蓮花路-錦江樂園-上海南站-漕寶路-上海體育館-徐家匯-衡山路-常熟路-陝西南路-黃陂南路-人民廣場-新閘路-漢中路-上海火車站-中山北路-延長路-上海馬戲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蘭路-共富新村—寶安公路-友誼西路-富錦路 。

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
淞虹路至張江高科。2號線將西延伸至虹橋機場,東至浦東國際機場,2010年以前建成。
途經站點:淞虹路站-北新涇站-威寧路站-婁山關路站-中山公園站-江蘇路站-靜安寺站-南京西路站-人民廣場站-南京東路站-陸家嘴-東昌路站-世紀大道站-上海科技館站-世紀公園站-龍陽路站-張江高科站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
上海南站至江楊北路。
沿線車站設置為:上海南站站-石龍路站-龍漕路站-漕溪路站-宜山路站-虹橋路站-延安西路站-中山公園站-金沙江路站-曹楊路站-鎮坪路站-中潭路站-上海火車站-寶山路站-東寶興路站-虹口足球場站-赤峰路站-大柏樹站-江灣鎮站-殷高西路站-長江南路站-淞發路站-張華浜站-淞濱路站-水產路站-寶楊路站-友誼路站-鐵力路站-江楊北路站

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環線)
大木橋站-東安路站-上海體育場站-上海體育館站-宜山路站-(虹橋路站-延安西路站-中山公園站-金沙江路站-曹楊路站-鎮坪路站-中潭路站-上海火車站站-寶山路站)-海倫路站-臨平路站-大連路站-楊樹浦路站-浦東大道站-世紀大道站-浦電路站-藍村路站-塘橋站-南浦大橋站-西藏南路站-魯班路站-大木橋路站
其中虹橋路站至寶山路站共9個車站與已建成的軌道交通3號線共線運營。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
莘庄至閔行開發區。5號線規劃南延伸線沿滬閔路通往奉賢南橋鎮,北端由莘庄站向北沿七莘路至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沿線站點設置:莘庄站、春申路站、銀都路站、顓橋站、北橋站、劍川路站、東川路站、金平路站、華寧路站、文井路站、閔行開發區站。

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
港城路至濟陽路
軌道交通6號線貫穿整個浦東新區,北起高橋鎮港城路,南至 濟陽路,全長約33.1千米,27個車站。 共設29站及車輛段、停車場各1座。
沿線站點設置: 濟陽路站-靈岩南路站-上南路站-華夏西路站-高清路站-東明路站-高科西路站-臨沂新村站-兒童醫學中心站-藍村路站-浦電路站-世紀大道站-源深體育中心站-民生路站-北洋涇路站-德平路站-雲山路站-金橋路站-博興路站-五蓮路站-巨峰路站-東靖路站-五洲大道站-洲海路站-外高橋保稅區南站-航津路站-外高橋保稅區北站-港城路站。 另設港城路車輛段和三林停車場。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
羅店新鎮至芳甸路
上海軌道交通七號線從寶山羅店新鎮站起,途經普陀、靜安、徐匯至浦東的新國際博覽中心芳甸路,全長35千米,設站點28個,其中地下車站32座,地面車站1座。2005年11月24日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底前試運行。
沿線站點設置:羅店新鎮站-羅南新村站-潘廣路站-陸翔路站-顧村站-錦秋路站-上海大學站-南陳路站-上大路站-大場站-滬太路站-行知路站-大華三路站-新村路站-嵐皋路站-鎮坪路站-長壽路站-昌平路站-靜安寺站-常熟路站-肇嘉浜路站-東安路站-浦江南浦站-浦江耀華站-長清路站-耀華站站-雲台路站-高科西路站-楊高南路站-錦綉路站-滬南路站-龍陽路站-芳甸路站

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
市光路至浦江世博家園
上海軌道交通八號線起點為市光路站,1期工程終點為成山路,2期終點為浦江世博家園,途經楊浦、虹口、閘北、盧灣、黃浦、浦東等六個行政區,全程長23.3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有31個車站。2007年1期建成通車。2009年2期延伸到浦江世博家園
沿線站點設置:市光路站-嫩江路站-翔殷路站-黃興公園站-延吉中路站-黃興路站-江浦路站-鞍山新村站-四平路站-曲陽路站-虹口足球場站-西藏北路站-中興路站-曲阜路站-人民廣場站-大世界站-老西門站-陸家浜路站-西藏南路站-周家渡站-耀華路站-成山路站-楊思路站-濟陽路站-臨兆路站-蘆恆路站-陳行路站-江月路站-竹園路站-航天公園站-浦江世博家園站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
松江新城至楊高中路。遠期規劃經浦東東靖路,延伸至崇明,支線連接長興島和橫沙島。西延伸至楓涇
一期工程自松江新城到宜山路,全程約31千米,共設23個車站,2007年一期松江新城至桂林路站建成通車。2期工程由宜山路至楊高中路,預計2009年建成通車 .c n
沿線站點設置:松江新城站-大學城站-洞涇站-佘山站-泗涇站-九亭站-中春路站-七寶站-星中路站-合川路站-漕河涇開發區站-桂林路站-宜山路站—徐家匯站—肇嘉浜路站—嘉善路站—打浦橋站—馬當路站—陸家浜路站—中華路站—商城路站—世紀大道站—楊高中路站V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
虹橋機場至外高橋保稅區
10號線一期為虹橋機場至新江灣城站,二期將由新江灣城延伸至外高橋保稅區。2010年一期建成通車。
10號線設站:
虹橋機場- 上海動物園站-龍溪路站-(支線:龍柏新村站-紫藤路站-航華新村站)
-水城路站- 古北路站- 宋園路站- 虹橋路站- 上海交通大學站- 上海圖書館站- 陝西南路站-淡水路站- 老西門站-豫園站- 南京東路站- 天潼路站- 四川北路站- 海倫路站- 郵電新村站-四平路站- 同濟大學站- 國權路站- 五角場站-江灣體育場站- 三門路站- 殷高路站-新江灣城站-(軍工路站- 凌橋站- 浦東北路站- 外高橋保稅區站),另外龍溪路站設支線連接七寶航華新村。沿途設站:龍溪路站-龍柏新村站-紫藤路站-航華新村站。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嘉定北站至南匯臨港新城(分南北兩段運營)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類似北京的地鐵十號線,採取主線和支線兩條線路,主線( 北段)由嘉定北站到浦東羅山路,支線在西北段上連接上海國際賽車場和安亭汽車城。線路總長60公里。2010年北段一期嘉定北站至 江蘇路站建成通車。
設站:嘉定北站- 嘉定西站-白銀路站-(支線:國際賽車場站-汽車城東站-汽車城站-安亭站)-嘉定新城站-馬陸站-南翔站- 白麗新村站- 武威路站- 祁連山路站- 真南路站-上海西站站-銅川路站-楓橋路站- 曹楊路站-隆德路站- 江蘇路站-上海交通大學站- 徐家匯站- 上體館站- 龍華站-雲錦路站-石龍路站— 濟陽路站- -上南路站-- 三林站-東明路站--浦三路站--嚴御路站 --御橋路站--羅山路站(分段)----康橋東站—新場站-野生動物園站- 惠南站-浦東鐵路站-臨港新城1站- 臨港新城2站
軌交11號線的規劃線路將有所調整。11號線主線延伸至羅山路,增設東明路站、浦三路站、嚴御路站、御橋路站、羅山路站。據悉,軌交11號線計劃今年全面開工,2011年建成通車。一期工程計劃於上海世博會前建成並投入試運營。
此次市規劃局批復的調整段,是11號線北段主線的部分站點。根據調整方案,11號線主線還將在龍華地區調整走向,改設龍華站、雲錦路站、石龍路站。線路由原龍吳路走向調整至雲錦路走向,調整范圍線路長度約5.5公里;為加強11號線對真如副中心的服務功能,取消原中間風井,增設楓橋路站;原三林停車場取消,改設川楊河停車場。

『伍』 為什麼要進行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

改革開發以來,國家對城鎮化的發展重視程度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就提出,優化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進程。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突破53%的水平,超過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目標。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較大交通運輸壓力。因此,建設高效、快速的城市軌道交通,提上了多數城市的規劃議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研究顯示:2013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為2408公里,同比增長17.01%。城軌交通運營線路條數為81條,比上年增加了12條。其中,地鐵佔比82.72%,較上年有所提升;輕軌佔比11.11%,較上年有所下降;其他佔比6.17%。

截止目前,我國獲批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已經超過40個,帶動了城市軌道產業的的快速增長,整體的市場投資規模突破3000億元。僅以地鐵車輛為例,根據資料顯示,2000年中國地鐵車輛采購量約為698輛;2006年中國地鐵車輛的年招標量首次突破1000輛;2007年增長到2740輛。2013年,我國共有20個城市進行地鐵招標,總規模達到了34個項目3982輛,創下了歷史的最高紀錄。

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批復了《環渤海地區山東省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調整)》。批復包括青島—海陽、紅島—(原)膠南等城際軌道工程規劃。同時,《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也進入了報批階段,2014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規劃建設2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線路總長度為51.4公里,項目的工程總投資323億元。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已經運營地鐵的城市外,石家莊、合肥、蘇州、常州等城市也已經開始地鐵的施工建設。2014年6月,石家莊市軌道交通工程55個工點已全面開工,6個區間實現盾構始發;肥地鐵1號線一、二期工程車輛段與綜合基地多項設備啟動招標;佛山已確定地鐵2號線在本月開建;烏魯木齊地鐵一號線宣仁墩車站正式開工建設;青島地鐵2號線啤酒城站至苗嶺路站區間隧道大里程方向順利通過高風險級圍岩地段。

『陸』 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工作內容

「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立足於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裝備和運輸組織方式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綜合性節能減排效益;完善節能減排法規標准規劃體系,健全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進一步提高行業節能減排管理效能;強化節能減排科技研發能力,培養節能減排科研工作人員,促進節能減排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對節能減排的支撐作用;不斷深化「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深入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研究工作,組織做好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繼續開展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和節能產品(技術)評選推廣活動,進一步促進企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提升交通運輸領域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水平,推廣綠色駕駛技術和車船駕駛培訓模擬教學,積極宣傳節能減排成效,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工作的社會參與水平。
為保障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行業應重點加快構建「三大體系」,組織開展「兩項專項行動」,著力推進「十大重點工程」。
節能型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建設
積極促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優化交通布局,加強運輸大通道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客運的「零換乘」和貨運的「無縫銜接」。進一步完善公路網路結構,著力提升國省干線公路技術等級,提高路面鋪裝率,強化連接線、斷頭路、擁擠路段等薄弱環節,加強養護管理,使路網更暢通更高效。加快形成以高等級航道網為主體的干支直達、通江達海、結構合理的內河航道網,加強航道養護管理,開展礙航閘壩、橋梁專項整治工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的比較優勢。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專業化和高效率的港口體系,加大老碼頭更新改造力度,提高港口碼頭專業化、現代化水平。實施城市交通疏堵技術改造工程,開展公交示範城市建設,加快建設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統(BRT),加快公共交通場站和換乘樞紐建設,促進公交優先戰略的全面落實。大力加強加氣、充電等配套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養護過程中,大力推進節能評估與審查,強化節能設計與綠色施工管理,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水平,加強生態防護、植被恢復與綠化建設,增加碳匯能力。加大公路隧道、服務區、收費站、港口、航標等交通基礎設施的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強化運營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通過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的專業化、網路化水平和高效服務能力,加快形成節能型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為交通運輸工具安全、暢通、高效營運創造良好交通條件,促進交通運輸系統能耗與排放水平的降低。
節能環保型交通運輸裝備體系建設
運輸車輛、船舶、港口機械、交通工程機械等交通運輸裝備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用能主體。要大力調整優化車船運力結構,大力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運輸車船,積極發展汽車列車、新型頂推船隊,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舊車船,引導營運車船向大型化、專業化、標准化、低碳化方向發展。大力推進港口RTG「油改電」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老舊設備,引導輕型、高效、電能驅動和變頻控制的港口裝卸設備發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舊工程機械、工程船舶等。大力加強各類交通運輸裝備的檢測和維修保養,保持良好技術狀況。加快形成高能效、低碳化、環保型的交通運輸裝備體系,為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
節能高效運輸組織體系建設
優化貨運組織管理,引導貨運企業規模化發展,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流的全球物流經營人。有效整合社會零散運力,實現貨運的網路化、集約化、有序化和高效化,提高貨運實載率。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現代運輸組織方式,推進江海直達運輸。優化航運組織管理,提高船舶載重量利用率。強化港口生產運營管理,提高貨物集疏運效率、裝卸設備利用率和港口生產作業效率。
加強公路客運運力調控,嚴格執行實載率低於70%的客運線路不得新增運力的政策。大力推行公交優先戰略,建立以公共交通為骨乾的綠色出行系統,降低出租汽車空駛率。研究實施交通擁堵收費政策和技術,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加強交通流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通過加快構建節能高效運輸組織體系,全面提升交通運輸系統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
全面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節能減排科技全民行動》,組織開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加強交通運輸節能減排與低碳交通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技術服務中心等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節能減排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科研項目,積極開展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與政策研究;加強基於物聯網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發與應用;大力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重大關鍵技術、先進適用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與推廣,積極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制定並公布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技術、產品的推廣目錄,建立交通運輸行業能效與低碳標志、節能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標准化與計量檢測體系建設。組織實施節能減排科技示範項目和重點工程,推廣一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促進成果市場化、產業化。密切配合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實施,重點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產品、節能環保船型等示範推廣。大力推進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運輸生產等領域中的應用。積極開展節能減排與低碳科普行動,實施節能減排專項教育培訓、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通過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的實施,全面提升行業節能減排科技發展水平和保障能力。
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專項行動
在「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范圍,按照能耗量確定重點企業名單,深入開展交通運輸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示範活動,充分調動道路客貨運輸、水路客貨運輸、物流、港口、城市公交、出租客運、地鐵、交通建設等各類交通運輸企業的積極性。積極引導重點交通運輸用能企業制定並實施節能減排規劃和計劃,建立嚴格的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節能減排管理組織體系,改進用能管理,開展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應用。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大對所轄重點用能企業的指導、監督和考核力度。通過強化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減排監管,充分發揮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減排的示範效應,促進交通運輸企業節能減排管理的規范化、常態化,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向縱深發展。
十大重點工程
1.營運車船燃料消耗量准入與退出工程
營運車船燃料消耗量准入與退出。全面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在相關財稅政策的支持配合下,試點開展老舊車輛提前退出運輸市場。建立健全營運車船燃料消耗檢測體系,加強檢測監督管理,促進汽車生產企業和修造船廠切實強化節能減排技術進步與創新,加強對高能耗運輸車船進入市場運營的源頭控制。探索建立市場退出機制和配套經濟補償機制,積極爭取加大國家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大噸位載貨汽車、公交車和農村客車的補貼力度,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運輸車輛。
內河船型標准化。加緊完善並實施內河船型標准化的經濟激勵政策和相關法律、行政配套措施。加大資金投入,繼續加強標准船型研發、現有船型比選以及落後船型淘汰等工作,加快推進長江、西江等船型標准化工作。進一步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相關部委的支持,在《長江干線船型標准化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財政補貼的適用范圍,由長江干線拓展到長江、西江等主要通航流域,加大補貼力度,引導內河船舶運力結構優化,提升內河航運競爭力,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節能環保的比較優勢。
2.節能與新能源車輛示範推廣工程
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車輛。進一步促進混合動力、純電動等節能與新能源車輛的推廣應用,重點針對新能源車輛在城市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示範推廣過程中的安全、便捷使用和維修問題,加強相關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減少車輛運行中安全、故障等問題,降低車輛運行費用。
推廣使用天然氣車輛。逐步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車中天然氣車輛的比重,在城市物流配送、城際客貨運輸車輛中積極開展試點推廣工作,以新購置天然氣車輛代替淘汰的老舊車輛。
3.甩掛運輸節能減排推廣工程
將加快發展甩掛運輸作為轉變道路運輸發展方式、調整公路運力結構、提高貨運實載率的突破口。認真落實《關於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在全國范圍內篩選典型區域和典型公路運輸企業在適當地區和線路上組織開展甩掛運輸節能減排試點工作。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標准,帶動和推進甩掛運輸在全國范圍內的快速發展,構建甩掛運輸發展長效機制,提高公路貨物運輸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
4.綠色駕駛與維修工程
大力推廣綠色駕駛。總結和推廣汽車和船舶綠色駕駛操作與管理經驗、技術,組織編寫汽車駕駛員和船員綠色駕駛操作手冊和培訓教材,將節能減排意識和技能作為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汽車駕駛員、船員從業資格資質考核認定的重要內容和依據。開展汽車駕駛員綠色駕駛技能培訓與競賽,加強船員航行操作與管理節能減排培訓,逐步建立一支節能減排意識強、駕駛技能好、業務素質高的汽車駕駛員和船員隊伍。
大力推廣車船駕駛培訓模擬裝置。出台機動車和船舶駕駛模擬器資金補助管理辦法,加快建設全國駕培管理平台,實現駕培模擬器教學與IC卡計時聯網。力爭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較完善的駕培行業節能減排體系,使全國使用模擬器教學的駕培機構覆蓋面達到75%以上。
組織實施綠色維修工程。針對目前我國機動車維修業的環保狀況,從機動車維修業的廢物分類、管理要求、維修作業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加強機動車維修的節能減排,重點加強對廢水、廢氣、廢機油、廢舊蓄電池、廢舊輪胎等廢棄物的處置和污染治理。
5.智能交通節能減排工程
以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為重點,大力推進智能交通技術、現代物流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的開發和應用,改造和提升傳統交通運輸產業,提高運輸組織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
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推廣。大力推進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提高行車效率。有條件的區域,積極推進相鄰省區市甚至更大范圍的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減少收費過程中由於車輛低速、怠速行駛造成的能源浪費和排放。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重點加大對全國內河與長江干線綜合物流信息平台、全國或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研發與推廣,整合物流市場供需、貨源、運力等信息並向社會提供,引導傳統貨運產業向現代物流轉型,促進貨運實載率和節能減排水平的提高。
內河船舶免停靠報港信息服務系統推廣。進一步擴展系統功能,實現船舶在起運港和目的港的免停靠報港。加緊制定相關行業標准和管理規定,大力促進該系統的推廣應用,提高管理效能。
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建設。整合交通出行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台,採用多種信息發布方式向公眾提供各種交通信息,從而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提高交通運營管理的效率,引導公眾高效、便捷、舒適地出行,優化出行路線,引導交通參與者轉變出行方式和消費觀念,縮短出行人員在途距離和時間,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
6.公路建設和運營節能減排技術推廣工程
在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領域,積極組織開展先進適用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降低能耗與排放水平。
溫拌瀝青鋪路技術應用。選擇部分省市開展溫拌瀝青技術的試點推廣應用,研究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建立溫拌瀝青技術規范體系。
交通建設材料循環利用技術應用。開展交通運輸循環經濟示範活動,大力推進瀝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廢舊輪胎膠粉改性瀝青築路應用;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等工業廢料在交通建設工程中應用。
公路隧道節能減排技術改造與應用。積極開展隧道節能照明試點工作,系統總結試點工程實施經驗,編制《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細則》,修改完善公路隧道照明相關技術規范,鼓勵在新建隧道中採用技術成熟、功能可靠的公路隧道照明相關技術規范和產品。對在用隧道,根據現照明燈具的使用壽命,制定分期分批更換節能燈具方案,推行隧道綠色照明工程,推廣應用壽命長、功能可靠的發光二級管(LED)等節能燈具。組織開展隧道通風照明控制技術、隧道群和毗鄰隧道的智能聯動控制技術和聯網控制系統等的示範和推廣。大力推進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
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公路收費站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對全國10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600個收費站實施節能照明改造,並試點開展太陽能風光互補方式供電改造,建設低碳服務區。
7.綠色港航建設工程
開展綠色港口創建活動。大力推進港口碼頭節能設計,優化裝卸工藝、設備選型、配套工程等的設計,推廣港口機械和車輛調度運營系統,將港口打造成為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窗口。
水鐵聯運節能減排示範。在主要港口深入開展水鐵聯運示範工程,從法規、政策、標准、單證和運營制度、信息化等方面入手,優化水鐵聯運發展環境,促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和現代物流發展。
港口裝卸機械「油改電」。推廣集裝箱碼頭RTG「油改電」,對具有改造價值的1600台RTG實施「油改電」技術改造。積極推進件雜貨碼頭輪胎吊和汽車吊「油改電」技術改造。
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鼓勵新建碼頭和船舶配套建設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設備設施,鼓勵既有碼頭開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改造,以及船舶使用岸電的技術改造。在國際郵輪碼頭、主要客運碼頭以及有條件的大型集裝箱和散貨碼頭實現靠港船舶使用岸電。
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港口地區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優勢,提高港口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探索風能、太陽能、核能等在運輸船舶中的應用。
8.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
加快培育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積極引導大型交通運輸企業、科研咨詢機構、行業協會等組建專業節能減排服務公司,為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改造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認定一批省級、國家級節能服務公司。研究出台交通運輸領域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減排服務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市場。重點在公路隧道節能改造、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改造、港口照明與RTG「油改電」、營運車船先進成熟節能產品(技術)應用、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公共機構大型建築等領域組織啟動一批合同能源管理的示範項目,帶動全行業發展,使合同能源管理成為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技術服務市場的重要機制。
9.船舶能效管理體系與資料庫建設工程
船舶能效管理體系建設。參照國際上在船舶能效改進方面的先進做法和經驗,研究制定具有行業特點、滿足國際國內相關要求的船舶能效管理體系標准和認證規范,積極推動航運企業將船舶能效納入體系管理,建立統一的、可測量、可監控、可驗證的船舶能效指標。開展重點航運企業的能效管理認證試點,為全面推廣實施船舶能效管理體系做好准備工作。
船舶能效資料庫建設。研究制定船舶能效數據的報告、核查制度,建立覆蓋全面、數據統一、分類科學的船舶能效設計指數和營運指數資料庫,為水運節能減排相關政策法規、市場機制、獎懲機制、財稅優惠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全面、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持。
10.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建設工程
制定並實施行業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建設規劃,圍繞節能減排戰略規劃體系、法規標准體系、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監管組織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著力提升行業節能減排監管能力。
完善節能減排戰略規劃體系。研究制定交通運輸領域應對氣候變化、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等重大戰略。研究制定行業和企業節能減排規劃編制指南,強化各類節能減排規劃編制,建立分層級、分類別、分方式的規劃體系。建立規劃審批與報備制度,建立健全規劃定期評估考核、通報和及時制修訂機制。
完善節能減排法規標准體系。積極研究制定《交通運輸節約能源條例》等法規,建立健全相關配套規章、標准和制度體系。重點加緊完善營運車船燃料消耗和碳排放的市場准入和退出、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監管、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節能評估和審查等制度;研究出台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相關指導意見和具體實施方案;研究制定節能減排標准體系建設專項行動計劃,抓緊制定營運船舶、港口裝卸機械、交通施工機械等燃料消耗和碳排放限值標准,完善公路橋梁工程節能設計、綠色施工等技術規范,提高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和標准化水平。
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加快完善並組織實施交通運輸行業能源與碳排放統計分析制度,完善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港口生產、城市客運等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方法體系和採集體系,納入國家統計制度,強化各項指標的統計調查、分析、預測和發布工作,按照布局科學、數據准確、傳輸及時的要求,建立與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統計分析、評價考核相適應、覆蓋全行業的監測網路。加緊研究建立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評價和考核體系,定期開展評估工作。提高統計監測考核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
完善節能減排監管組織體系。建立健全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體制,明確專職管理機構與崗位,加強節能減排管理隊伍建設,形成權責明確、協調順暢、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監管網路。

『柒』 道路運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任務

(一)構建便捷的客運服務網路,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1、構建完善的道路客運服務網路,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構建班線客運快捷服務網路。加快班線客運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整合,完善客運線路招投標管理制度,推進道路運輸許可審批的規范化,促進運營管理公司化、客運車輛舒適化、服務標准規范化、運輸組織科學化。探索形成新型的客運組織模式和客運站點體系,大力優化長途客運資源配置,拓展中短途客運市場,發展機場班車網路等特色客運服務,促進與其他客運方式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充分發揮班線客運的規模效益、網路效益和機動化優勢,全面提升道路客運的服務品質和整體競爭能力。
完善農村客運普遍服務網路。建立與農村公路等級、通行車型、載客限載、運行限速、通行時間等指標協同的農村客運線路審批制度,不斷完善農村客運線網布局。建立以城帶鄉、干支互補、以熱補冷的資源配置機制,對於偏僻地區的農村班線,可採取與地域特點、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靈活的運輸組織方式,探索開行隔日班、周班、節日或趕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穩步推廣農村客運的片區經營模式,將企業經營范圍由線路劃定改為區域劃定,鼓勵實行公司化經營。建立農村客運財政獎勵制度,加大政府對農村客運的投入和補貼力度,對客流不穩定、實載率低的線路進行扶持,經濟發達地區要依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按照城市公交的政策、標准推進農村客運發展。
建立旅遊客運精品服務網路。整合旅遊客運資源,實現旅遊客運與旅遊市場有效對接和良性互動。加強旅遊客運市場監管,轉變旅遊客運運行機制,優化整體發展環境。鼓勵旅遊客運公司化管理、集約化經營,不斷完善旅遊包車經營網點,打造旅遊客運精品服務網路,滿足遊客高品質、個性化的運輸需求。
2、統籌區域與城鄉客運資源配置,促進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合理界定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的服務功能,加強城鄉公共客運的服務銜接。鼓勵城市公交向城市周邊延伸覆蓋,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鼓勵發展鎮村公交,推廣標准化、規范化服務。城鄉結合部要加強城鄉客運資源的統籌配置,鼓勵多種模式統一線路經營主體。組織開展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範工程,統籌協調城鄉公交客運在票價、稅費、補貼、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加快發展適合城鄉客運一體化的安全、實用、經濟型客車。
穩步推進區域間道路客運統籌協調發展。支持條件適宜的地區打破區域行政分割,鼓勵開通區域公交化班線,有效覆蓋沿途鄉鎮,逐步實現客運線網的區域融合。建立和完善跨區域的城際公交協調機制,統籌建設城際、區間專用候車亭和招呼站,探索建立統一的市場准入與退出機制、統一的客服標准和運行監管機制。支持並規范引導城鄉客運經營者在節假日、春運等高峰時段跨市、跨區域的互助合作或運力調劑。
3、加強與其他運輸方式協同互動,實現優勢互補。
推行與其他客運方式的差異化發展戰略。積極應對綜合運輸體系中其他客運方式加快發展的挑戰,不斷優化線網布局,合理控制新增一類客運班線。對年平均實載率低於70%的縣際以上客運班線不得新增運力。引導道路客運企業創新經營理念和服務方式,穩步拓展短途、多樣化與個性化客運市場,優化中長途客運資源配置。大力發展包車客運、旅遊客運、精品班線、機場快線、商務快客、短途駁載等特色客運業務,進一步豐富道路客運服務品種,形成與其他運輸方式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
加強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服務銜接。強化道路客運銜接鐵路、機場等樞紐、港站的集疏運功能,加快完善道路旅客集疏運服務網路,科學安排班次密度。促進道路班線客運與鐵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客運方式的有效對接,積極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充分利用道路班線客運資源,運輸郵政包裹快件,加強與郵政網路的協調與融合。
(二)提升貨運組織化水平,服務現代物流發展。
1、創新道路貨運發展模式,提高集約化和標准化水平。
大力發展新型貨運組織方式。大力發展各種專用運輸、鮮活農產品及高附加值貨物直達運輸,加快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定班定線的貨物運輸、汽車列車運輸、冷鏈運輸。支持零擔、快運、貨運代理、城市配送以及利用班線客運為依託的小件快運等經營業務的網路延展。鼓勵有條件的道路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型,建立全程、無縫、連續性運輸經營組織和管理體系。全面推進甩掛運輸試點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甩掛運輸企業,探索甩掛運輸運營組織模式,進一步完善促進甩掛運輸全面發展的政策法規和標准規范體系。
加快優化貨運車型結構。推進車型標准化改造,完善營運車輛技術標准和綜合性能檢測標准,加快發展標准化程度高、自重輕、承載量大、安全性能好和能耗低的貨運車輛,推進貨運車輛大型化、廂式化和專業化,鼓勵發展集裝箱、廂式、冷藏、散裝、液罐、城市配送等專用運輸車輛和多軸重載大型車輛。
2、著力培育重點貨運物流企業,全面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大力培育龍頭和骨幹貨運企業。從市場進入、車輛更新、技術改造、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化、網路化、品牌化運作的現代道路貨運企業,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和骨幹。「十二五」末,全國道路貨物運輸業戶中,道路貨運一級企業達到50家,加快引導龍頭和骨幹企業充分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網路、品牌、貨源組織等各方面的優勢,通過收購兼並、資產重組、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經營規模和網路,對中小貨運物流企業和個體運輸戶起到引導、示範、整合、規范和服務的作用。對分散的道路貨運資源實行整合。
促進重點道路貨運企業向物流服務商轉型。在全國開展重點道路貨運企業物流轉型培育工程,引導道路貨運企業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組織管理手段,為用戶提供集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促進貨運企業加強與生產、商貿企業的合作與聯盟,拓展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引導和規范貨運代理、無車承運人等運輸組織的發展,鼓勵拓展現代物流服務。加快推進城市配送和農村物流服務發展。 專欄4:促進貨運與物流發展重點專項培育現代物流企業:各省(市、區)交通運輸部門要選擇一批具備良好條件的道路貨運企業,通過對其物流信息化建設、物流設施裝備更新的引導和扶持,鼓勵其延伸物流服務,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甩掛運輸試點工程:在全國組織開展部、省兩級甩掛運輸試點工程。擇優推薦具有較大資產規模、管理規范、社會信譽好、有穩定的甩掛運輸業務需求,有一定的甩掛設施裝備條件的企業作為試點對象,重點對試點企業(項目)的甩掛作業站場設施和信息管理系統改造、甩掛運輸車輛購置更新給予資金補助和政策扶持,通過試點推動、示範引領,大力促進甩掛運輸發展。推進貨運車型標准化:加強政策引導,積極爭取各方面資金支持,引導干線公路營運貨車向重型化、輕質化、標准化方向發展。 (三)強化出租汽車市場管理,促進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1、引導出租汽車科學發展,完善運營管理機制。
引導出租汽車科學發展。根據城市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出租汽車發展規劃,合理確定出租汽車在城市客運體系中的分擔比例和運力規模,積極探索發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優化城市客運結構。
完善出租汽車運營管理機制。引導出租汽車經營者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公司,按照「產權明晰、權責對等、收費合理、風險共擔」的要求,完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機制。完善運價與油(氣)價聯動機制,保持出租汽車與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比價關系,引導社會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2、健全法規制度體系,規范市場經營秩序。
健全法規制度體系。加快研究制定出租汽車行業法規制度。建立出租汽車行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制度,促進出租汽車企業誠信經營,逐步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引導出租汽車駕駛員優質服務,提升出租汽車服務水平。建立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制度,明確出租汽車駕駛員准入條件、動態管理及退出機制,提高出租汽車駕駛員整體素質。
規范出租汽車市場經營秩序。採取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出租汽車市場動態,細化管理內容,提高資源合理配置與決策分析能力,加強出租汽車市場監管。探索建立打擊非法營運長效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出租汽車經營者和出租汽車駕駛員的合法權益。
3、建立健全法規標准,促進汽車租賃健康發展。
建立健全汽車租賃法規標准。加快研究制定汽車租賃法規、規章,並納入道路運輸法規體系,建立完善市場准入、退出制度。加快制定汽車租賃服務質量標准,開展服務質量考核評比,促進汽車租賃企業誠信規范經營。
完善汽車租賃服務網路。引導汽車租賃企業規模化、網路化、品牌化發展,逐步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經營主體多元、網路覆蓋全國的汽車租賃服務體系。鼓勵規模大、管理好、信譽高的汽車租賃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建立全國或區域性的汽車租賃網路。鼓勵汽車租賃企業與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維修企業實行合作經營,增強服務能力,拓展服務范圍。
創新汽車租賃服務模式。鼓勵汽車租賃企業發展多種服務模式,開展異地還車、電話預約、電子商務、企業相互間代辦業務、電子貨幣結算等業務,鼓勵與交通運輸企業、賓館、旅行社、商務門戶網站等開展合作,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
培育汽車租賃發展環境。支持汽車租賃企業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行業及汽車產業鏈各環節的緊密合作,完善消費者誠信體系,增強企業發展能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加強與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詐騙租賃汽車等犯罪行為。
(四)提升運輸輔助業服務水平,強化規范誠信經營。
1、推進維修連鎖經營,強化維修質量管理。
鼓勵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大力倡導機動車維修企業的加盟連鎖經營,樹立維修品牌,統一服務質量標准,開展服務質量達標活動,提高服務水平。鼓勵企業依託品牌優勢積極拓展電話咨詢、維修、檢測、救援等全方位服務。「十二五」期末,在全國培育形成5~10個全國性的機動車維修品牌企業和若干個區域性機動車維修品牌企業。
強化機動車維修質量管理。建立機動車維修配件質量保證和追溯體系,對配件經銷企業經銷配件、維修企業使用配件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建立機動車維修質量動態監管體系,確保機動車維修質量。
推進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建設。規劃建設全國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完善區域性救援服務網路,加快建設機動車維修救援信息服務系統,提高救援響應速度,50公里以內1小時內實現救援。
2、開展素質教育工程,提升駕駛員培訓質量。
大力推進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嚴格執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大綱》,繼續推進駕駛員計時制培訓,強化安全行車、文明行車和綠色駕駛技能培訓,全方位提高學員的駕駛技能和駕駛道德操守。加強營運駕駛員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全面推行營運駕駛員繼續教育制度,大力推進營運駕駛員誠信考核工作,對營運駕駛員的安全生產、遵守法規和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評定。
著力強化駕駛員培訓機構的管理。建立駕駛員培訓教學質量監督體系。推進駕駛員培訓機構和教練員質量信譽考核制度以及教練員職業資格管理制度建設,教練員持證上崗比例達到100%,建立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資質管理制度。鼓勵培訓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路培訓和遠程教學,豐富培訓方式,提升服務質量。
(五)加快國際道路運輸發展,提高運輸服務能力。
1、強化對外溝通協調,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國際道路運輸協定及相關協議。根據我國與周邊國家外交、經貿合作的總體戰略,充分利用雙邊和多邊運輸合作機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推進汽車運輸協定的簽訂、修訂工作,積極推動加入有關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公約。
逐步消除國際道路運輸發展的非物理性障礙。開展雙邊或多邊國際道路運輸事務級會談,積極協調各國與國際道路運輸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消除各種非物理性障礙,延伸和拓展運輸線路,大力推進便利化運輸,促進公平競爭。
2、加強基礎建設,提高國際道路運輸服務能力。
理順國際道路運輸口岸管理體制。加強與海關、邊檢及檢驗檢疫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明確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查驗和監管職責,確保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法履行職責。
加強國際道路運輸服務能力建設。強化國家道路運輸企業准入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升運輸車輛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完善相關標准規范,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管理與服務的規范化水平。
(六)加快樞紐站場建設,提升集約化組織與服務能力。
1、加快城鄉公路客運站場建設,提高便捷化服務水平。
加快公路客運樞紐站場建設。加快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運站場建設,推動區域性公路運輸樞紐布局規劃和建設,初步形成與城鎮布局相協調、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公路客運樞紐站場系統。重點建設集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轉換乘功能於一體、具有示範效果的綜合客運樞紐。加快城市出租汽車停靠站和服務區建設。改革和完善公路貨運樞紐站場的投融資方式。
加快推進農村客運站場建設。加大農村客運站場投資建設力度,積極推進重點鎮等級客運站建設,切實加快行政村招呼站、候車亭建設步伐。堅持「路、站、運」一體化發展,強化農村客運站點與農村公路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探索建立農村客運站管養的長效機制,著力解決農村客運站特別是簡易站和港灣式停靠站建成後的日常養護管理問題。促進農村客運與其他客運系統在站點功能和布局上的銜接。
2、健全公路貨運樞紐節點體系,提升物流組織能力。
優化公路貨運樞紐站場布局。推動公路貨運樞紐站場與港口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鐵路集裝箱站場統一規劃建設,促進其與政府規劃的產業園區、商貿市場、國際口岸的有效對接。「十二五」期間,在全國所有百億元專業市場,國家、省級工業園區或產業基地、國家一類口岸,規劃建設1-2個與之相配套的公路貨運站場。積極推進農村地區貨運站場建設,完善縣(市)、鄉(鎮)、村三級物流節點網路。
完善公路貨運樞紐站場服務功能。加大對甩掛運輸等專業化作業場站的投資補助力度,鼓勵公路貨運站場經營主體積極拓展倉儲、分撥配送、流通加工、保稅等服務,大力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運輸組織及倉儲管理技術,加快向現代綜合物流園區轉型。加快推進全國二級及以上公路貨運站場的升級改造。 專欄5:道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公路客運站場和綜合客運樞紐:地級市至少擁有1個一級客運站,縣及縣級市基本擁有1個二級客運站。建設與鐵路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約100個,其中,在36個中心城市重點打造約40個集公路、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公交、計程車等多種方式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客運樞紐。物流園區和公路貨運樞紐:在全國196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共建設200個左右的具有綜合物流服務功能的物流園區或公路貨運樞紐。 (七)健全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體系,提升整體保障能力。
1、加強安全源頭治理,嚴格各種防範措施。
加強汽車客運站源頭管理。進一步推進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的貫徹落實,規范危險品查堵、車輛安全例檢、出站檢查的工作程序和具體措施。加大安全生產經費投入,推進汽車客運站安裝監控設備、電子顯示設備和危險品檢測儀。加強與公安、安監等部門的密切配合,深化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客運超載、疲勞駕駛、非法營運等頑疾。
強化道路貨運源頭治超。認真貫徹落實《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超限運輸源頭治理的管控體系,全面實施貨物裝載源頭運政派駐和巡查制度,將基層運管力量向貨物集散地和運輸源頭延伸。嚴格落實黑名單制度,將貨運車輛違法超限運輸納入誠信考核體系。切實把好車輛准入關,加大對營運車輛非法改裝行為的打擊力度。引導和支持公路貨運站場推行貨運車輛入站誠信驗證制度。
加強營運車輛安全技術管理。強化部門聯動,對營運車輛生產、改裝、運行等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綜合管理。不斷完善營運車輛安全技術標准和安全裝備技術要求。加強維護檢測和等級評定的監督管理,逐步建立綜合性能檢測許可證制度,加強資格管理。構建全國道路運輸車輛管理和綜合性能檢測信息平台,實現全國范圍的車輛技術管理信息共享。
2、加強重點領域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安全監管。切實加強春運及「黃金周」等重點時段、重點營運車輛、重點區域和環節的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客運安全監管體系,加強農村客運站源頭管理和違法經營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完善跨部門、跨區域的應急聯動機制。全面推進車輛運行的全程動態安全監管,旅遊包車和三類以上的班線客車必須依法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加快建立營運車輛動態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加強營運駕駛員安全管理。嚴格營運駕駛員的培訓與考試,嚴把營運駕駛員准入關,對不符合相應資格的駕駛員,一律不得進入道路運輸市場。配合安監、公安部門,對發生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駕駛員的培訓、考試、發證進行責任倒查。切實加強對違章違法駕駛員的管理。
全面推行運輸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制。實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和安全生產評估管理辦法,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構建安全生產內控機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建立道路運輸經理人和安全管理員資格制度,推動安全管理制度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安全設施和技術裝備投入,積極推廣應用安全生產和管理技術。督促運輸企業安裝並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加強對所屬車輛和駕駛員的安全監督。全面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評估體系,嚴格企業安全生產績效考核,並將評估考核結果與客運線路招投標、企業質量信譽檔案、資質等級評定等相結合。
3、建立應急保障體系,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建設道路應急運輸指揮調度中心。根據公路水路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平台建設要求,依託重點營運車輛衛星定位聯網聯控系統,建設國家、省、市三級道路應急運輸指揮中心,並與國家、省路網管理與應急處置中心相互對接,實現各級指揮調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應急響應速度和指揮調度能力。健全各層級道路運輸應急保障預案及運輸企業應急預案,建立「組織健全、權責明確、協調有力」的道路運輸應急組織體系和「分級響應、反應迅速、運行高效」應急運行機制。
建立道路運輸應急保障車隊。按照「平戰結合、分級儲備、統一指揮」的原則,依託大型道路運輸企業,建立國家、省、市三級道路運輸應急保障車隊。以省為基本單元,與交通戰備運輸保障相結合,構建國家應急運輸保障車隊,應急運輸車隊數量各省(區、市)不少於300輛。以地市為基本單元,分別組建地方道路客、貨應急運輸保障隊伍,地方應急運輸車隊數量客車不少於50輛、貨車不少於100輛。強化應急運輸隊伍、應急運輸裝備的建設和管理,加強應急演練,應急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監控設備安裝率達到100%。
建立應急運輸徵用補償機制。按照「誰徵用、誰補償」的原則,建立以政府公共財政資金為保障的運力徵用補償賠償機制,切實保護被徵用車輛的合法權益和參與應急保障的積極性,形成道路運輸應急保障的長效機制。建立應急運輸車輛和應急裝備購置、組織應急運輸培訓演練、客貨運輸站場等基礎設施應急功能建設補助制度。
(八)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道路運輸發展質量。
1、加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基礎信息平台。
加快道路運輸信息系統聯網工作。深化部省道路運輸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建立長效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制度。探索建立部省兩級道路運輸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及維護模式,完善數據的採集、更新機制。在統一組織建設的行業通信網路總體框架下,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覆蓋部、省、市、縣四級運政管理機構的廣域通信信息網路。積極推廣應用IC卡道路運輸電子證件,實現全國道路運輸信息系統與治超信息系統聯網與信息共享,加強對超限貨運車輛的聯防聯治。
加快基礎應用信息系統開發建設。建設和完善面向社會公眾的道路運輸服務網站和服務熱線,及時發布各類服務信息,實現道路運輸業務網上辦理,並提供咨詢、投訴、預約等服務。建設部省兩級道路運輸行業綜合運行分析系統,為經濟運行分析和宏觀調控提供決策支持。依託道路運輸信息系統聯網和IC卡道路運輸電子證件應用,推進道路運輸跨區域執法信息共享。根據《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開展道路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重大工程和區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城市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道路貨物甩掛運輸信息平台示範工程建設。
2、推動企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推動運輸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引導貨運企業建立車輛指揮調度、貨物跟蹤查詢、訂單處理及甩掛作業信息管理系統,推廣無線射頻識別(RFID)、智能標簽、智能化分揀、條形碼技術等,提高運輸生產的智能化程度。積極推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維修、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服務體系。
規范引導企業接入道路運輸信息系統。充分利用交通通信專網和社會公網資源,穩步推進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向綜合客運樞紐、物流園區、運輸企業、汽車檢測站、駕駛員培訓機構、汽車維修企業等的延伸。
3、加快政府公共服務的信息化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加快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建設。建成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危險品運輸車輛、班線客運和旅遊包車的入網率達到100%,構建聯網聯控系統運營的長效機制,提高數據質量和車輛上線率,確保系統穩定可靠、有效運行。制定衛星定位監控平台、終端產品及數據交換的技術標准,降低系統運行、維護成本。建立維持系統平穩有序運行的機構及資金保障制度。逐步開發涵蓋應急運輸指揮調度、安全動態監管、運輸經濟運行分析在內的衛星定位聯網聯控信息服務系統。
加快全國道路客運售票聯網系統建設。構建以道路客運站場信息平台為基礎的道路客運售票聯網系統,推進跨區域的客運售票聯網系統和電子客票系統建設,為旅客提供網上售票、電話訂票、郵政網點售票、信息咨詢等便利的售票服務。
加快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標准、分別建設和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快建立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實現部、省、口岸三級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以及國際道路運輸企業的數據交換、信息共享。推進與海關、邊檢、檢驗檢疫等部門信息交換與共享,促進國際道路運輸車輛的安全監控和快速通關。
(九)大力發展綠色道路運輸,突出行業節能減排。
1、強化節能減排制度建設,加大行業監管力度。
加強車輛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技術管理。嚴格執行《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檢測、車型動態管理、車輛配置及相關參數核查等配套監管制度,完善准入和退出機制,建立《道路運輸證》配發與車輛燃油消耗量監測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監測考核體系。加快建立道路運輸行業能源消耗和排放統計及分析制度,將節能減排統計指標納入交通運輸部門統計體系。研究建立道路運輸行業節能減排評價體系,制訂監督考核和獎勵辦法。建立重點耗能單位聯系點制度,加大能源消耗監控力度。研究建立針對運輸企業的節能降耗考核制度,並將其納入企業年度質量信譽考核。
2、加強節能減排政策引導,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加大節能減排政策引導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降耗宣傳活動,增強節能減排意識。鼓勵運輸企業加快淘汰老舊、高耗能、高排放車輛,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的節油型車輛。鼓勵道路旅客運使用新能源環保型車輛,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混合動力出租汽車。鼓勵有利於節能減排的新設備、新技術的開發應用。
加強道路運輸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綜合能力建設。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的要求,在強化節能減排基礎上,積極探索道路運輸行業從能源結構、發展模式上走清潔化、綠色化的道路,系統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整合節能減排的各項技術、政策、制度,加快開展道路運輸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研究,積極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
3、優化運輸生產組織管理,推廣節能管理經驗。
優化運輸組織方式,提高運輸效率。全面推動甩掛運輸、網路化運輸等高效運輸組織模式的發展,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組織開展甩掛運輸試點工程,以點帶面,重點突破。
推廣綠色駕駛和綠色維修經驗。在駕駛員培訓中增加節能操作技術內容,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中加強節能相關知識的考核。廣泛組織運營車輛節能操作競賽,推廣節能減排經驗。鼓勵企業加強節能駕駛和節能操作管理。推廣應用駕駛員培訓模擬器和多媒體教學,有效降低駕培能耗。加強機動車維修企業廢氣、廢水、廢油的循環利用。

『捌』 十二五期間北京地鐵最新規劃主要措施和思路

北京鐵號線北京鐵2015規劃條鐵線路線路北起於海淀區蘇州街經家圖書館、西城三河、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等終止於豐台區宛平同16號線具備與北京鐵山線貫通運營條件京港鐵參與16號線運營 數據源自201012月更新2015北京鐵規劃未包含北京市十二五鐵規劃線路車站 換乘線路 蘇州街 北京鐵10號線;貫通運營:北京鐵山線 蘇州橋 萬壽寺 家圖書館 北京鐵4號線;北京鐵9號線 三河路北口 北京鐵6號線 阜外街 月壇南街 木樨 北京鐵1號線 馬廠 達官營 北京鐵7號線 紅蓮南路 三路居 北京鐵14號線 夏家胡同 豐台火車站 北京鐵10號線;鐵 豐台南路 北京鐵9號線 富豐橋 榆樹庄 宛平 200716號線規劃初步型線路貫穿京城南北連接龍觀、積水潭、金融街、北京西站、麗澤商務區、郭公庄等支持海澱山區發解決交通難題16號線北段改走永豐、蘇州街、家圖書館線同放棄進入積水潭、金融街區隨著新豐台火車站規劃台16號線南至麗澤商務區即向西轉接駁新豐台站取代南延至郭公庄規劃;同線路繼續西延至曉月苑區 規劃晚期16號線發兩爭議改其取消物園站舉雖避免線路轉彎能效疏導物園交通樞紐客流同令6號線三河路北口處增設站供換乘使用降低6號線旅行速度其二取消曉月苑站避免穿越豐台西編組站高難度施工同延續曉月苑區居民期交通暢盡管居民呼籲曉月苑站仍未恢復16號線終曉月苑附近抗戰雕塑園處設置宛平站定程度緩解居民行難問題由於16號線變數頗線路終拆兩部蘇州街北列山線率先按建設、運營16號線本線則定於2015通

閱讀全文

與十二五軌道交通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